房山:“我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情

上一线 做贡献 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曾被当做垃圾场的荒地变身长阳镇夏场村健身公园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当前,房山区在利用本地丰厚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同时,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研究制定“1+1”工作方案,把学习党史同落实全区重点工作相结合,同为民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发动广大党员干部上一线、做贡献,当“赤脚医生”、不当机关干部,经常性深入基层一线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以实事践初心,用心用情,以服务暖民心,做到群众困难在哪里、党员干部身影就出现哪里,真正把办实事落到实处,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


用好用活本地红色资源

“七一”前夕,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党旗广场掌声雷动、歌声飞扬,“人民的心声”——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场演出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音协和北京音协的几十位艺术家,与千余名房山区党员群众代表,共同演绎了一曲曲经典歌曲,透过“百年歌声”,重温党史、感悟初心、坚定信仰。

1943年,也是在堂上村,晋察冀边区抗日宣传小分队队员曹火星,创作了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把这首歌教唱给房山人民,传唱至大江南北。70多年后,音乐家们又踏上这片红色热土,同房山群众齐唱革命歌曲,共同唱响“人民的心声”。

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要求,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房山区坚持高位推动,立足本地资源和民生需求,高质量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永远跟党走”房山区原创百姓宣讲剧《北京西山那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除了堂上村“人民的心声”专场演出外,房山区还围绕全区32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掘红色故事100个、微课50节,以“现场+线上”的方式,生动开展红色教育。排演原创音乐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激励全区党员群众歌以学史、歌以增信、歌以咏志,更好地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宝贵启示,就是要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作为革命老区,通过学党史,房山区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意识到,从苏区干部“夜打灯笼访贫农”,到长征红军“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从谷文昌将“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奉为一生的信仰,到廖俊波坚持“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百年奋斗不息,赤子之心未改。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深刻回答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人,一心为民、鞠躬尽瘁,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始终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聚力重点任务,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我们党定能永远赢得最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房山区坚持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问需于民。围绕梳理百姓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大力开展“访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大走访,通过新一轮“连心共建”工程、党代表工作室等多种途径,用脚步丈量一线民生,发动区级党代表、机关干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等群体,面对面听民意,零距离察民情,累计入户13.6万余户、摸排各类诉求2600余件。

通过问需于民,一大批民生问题梳理上来。比如,党员干部在走访中发现,西潞街道太平庄西里社区圣景苑小区,因地下水水位下降,水压不够,造成间歇性停水,且水质有一定浑浊,324户居民受到影响。


加快便民网点建设,方便居民家门口购物

“用水事关民生,绝不能耽误。”西潞街道相关负责人说,经分析研究,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给小区接上市政自来水,二是要对小区供水设施进行改造。西潞街道首先每天安排供水车送水,满足群众日常用水需求,同时积极协调区水务局和自来水公司,出资加紧从阎村东路市政水主管线上开口为居民接上市政水。经8天紧急施工,圣景苑小区居民吃上了市政水。

接通市政水后,党员干部们又来到小区走访。发现这里是市政管线供水末端,小区地势较高,6楼水压还是不足。但安装无负压供水设备需要动用小区的公共维修基金,需要征得全体业主的意见。为此,西潞街道启动“五位一体”调解机制,组织社区居委会、圣景苑小区物管会、物业公司人员入户征求全体业主意见。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启动公共维修基金购买无负压设备,并公示10个工作日通过方案。安装无负压供水设备后,市政水不用经过小区供水水箱,便可直接送至居民家中,水质更好了,水压也更稳了。

切实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房山区党员干部们在问需于民后,针对群众所急所盼,建立了覆盖全区的三级民生实事清单——区级层面,建立42项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和30项重点民生诉求清单,集中啃下一批“硬骨头”;二级单位层面,建立568项民生实事项目,办好一批家门口的事;村(社区)层面,积极开展“履职践承诺、开门办实事”活动,办好“开门第一件事”,以实际行动展现新班子的新面貌新气象。在此基础上,建立“27+3+N”提级响应工作机制,各级各单位对本级难以解决,或需要多部门协调的重难点诉求,可提请区级协调解决,纳入区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把“接诉即办”作为重要抓手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房山区着力用好“接诉即办”这个主抓手,力争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有一办一,树牢到基层一线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深化主动治理、未诉先办,以“小切口”撬动“大变化”,补短板、强弱项,集中破解共性难题。各级各部门争先恐后、力争上游,不断提高为民办实事能力和水平。聚焦“每月一题”,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破解房产证难办、预付费行业监管、房屋维修、老旧小区改造等一批高频问题,集中取得阶段性成效。


志愿者为民服务理发


位于窦店镇的世界名园小区,于2003年开发建设,2012年一期交房。因为开发商自身的因素,导致7栋楼、共391户业主无法办理房产证,不少居民都曾打过12345市民热线投诉。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窦店镇积极协调房山区,成立工作专班,针对不同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路径,督促开发公司履行法定责任,尽快缴纳代缴业主契税和公共维修基金,及时为小区业主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

工作专班积极协调房山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区税务局“向前一步”,到世界名园社区现场办公。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居民的办证疑问,细致地收集、核对各项办证材料。为让居民少跑腿,窦店镇协调世界名园社区,在现场增设复印、打印设备,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方便居民及时补充材料。区、镇、社区各级工作人员的细致工作得到了居民的点赞认可。截至目前,大部分业主已完成房屋产权登记办理。

在采访中过程中,一位窦店镇的工作人员表示,窦店镇将继续贯彻落实“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的要求,以接诉即办为抓手,全力解决居民的“三心事”,大力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全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深推窦店新市镇、窦店组团建设。


佛子庄乡北窖村公园建设中


以“接诉即办”为重要抓手,聚焦“每月一题”,房山全区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坚持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市规自委房山分局积极研究解决历史遗留项目不动产登记问题,打通了2028套房屋“办证难”路径;区教委分别新建2所普惠性幼儿园,增加学位630个,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区发改委、区住建委等部门加强统筹调度,为4个逾期未安置项目完成立项批复,项目预计可提供约2900余套安置住房;长阳镇新增392个车位,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稻田地铁站“停车难”问题;佛子庄乡北窖村“两委”先后5次征求村民意见、6次开会讨论研究,最终投入290余万元修建休闲公园,建成后将实现村民“推窗见绿”“出门就逛公园”的美好愿景……一件件、一桩桩的好事落实落地,不仅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感,更提振了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赤子心。


全区党员干部“上一线、做贡献”

“为群众办好一件实事,就会温暖一片人心。学习党史关键是提醒自己,不能忘了为什么出发。”采访中,房山区一位基层干部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办实事与学习党史的重要意义。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的“急难愁盼”出发,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

为此,房山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榜样示范、典型引路推动实践活动出实效、见成效。全区发出了党员干部“上一线、做贡献”的号召,全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广大在职党员纷纷响应,回到村(社区)第一线,常态化参与疫情防控、垃圾分类、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有7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2.1万名在职党员完成报到工作,累计服务时长5万余小时。


杨万俊党员服务队活动——送豆浆


全区各级党组织也纷纷行动,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特殊岗位,推行承诺践诺、党员“红黑榜”等工作机制,通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强化作用发挥。大安山乡“老党员拉家队”“红色天使”、南窖乡“红色暖心瓶”党员志愿服务队等一批先进典型陆续涌现,他们主动走村入户,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光荣承诺,赢得了村民的广泛赞誉。

学史力行,实干为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关键在于一个“实”字。房山区坚持“需求由群众提出、过程由群众监督、成效由群众评价”的原则,区级层面建立月报、季调度机制,并成立5个“我为群众办实事”巡回调研督导组,抓实抓细区、二级单位、村(社区)三级“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实。在此基础上,按照“1+8+24”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推动8个系统党(工)委、24个乡镇(街道)党(工)委分别组建本地区本领域督导组,加强对所属基层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督导,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下一步,房山区还将启动以“双联双促”为主题的新一轮“连心共建”工程,组织100余个区直单位、企事业单位与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老旧小区、12345市民热线诉求集中村(社区)等结成帮扶对子,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大走访、大串门”,推动组织下沉、资源下沉、力量下沉,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