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城管执法局“破题”领航 “执法+普法”绘就垃圾分类新图景

为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从“落地见效”向“精细提质”深度迈进,区城管执法局统筹部署,指导综合行政执法力量立足属地实际,打出“执法强基、普法入心、服务增效”的分类治理“组合拳”,切实将监管责任转化为群众可感的民生实效。

拱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01
强能督宣 夯实城区分类根基

组织执法队员开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专题培训,结合辖区案例拆解执法流程,细化“分区域、分时段”专项方案,确保执法精准有据。紧盯居住小区这一民生关键,按“试点先行、分步推广”原则,督导垃圾投放、收运、处置全环节规范操作,打造示范点位引领整体提升。坚持“执法+服务”融合,走进社区解读政策、演示分类,推动居民从“被动遵守”转向“主动参与”。

西潞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
02
联查精管 深化商户分类责任

联合街道相关科室,对餐饮企业开展垃圾分类联合检查。执法人员逐户走访、逐项排查,重点核查店内及后厨区域是否按照规定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是否签订各类垃圾清运合同、是否存在垃圾混装现象等情况,并查阅日常分类投放记录。针对存在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明确完成时限。同时,向负责人强调垃圾分类主体责任的重要性,发放《餐饮分类指南》,要求加强日常自查自纠,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韩村河镇综合行政执法队
03
长效攻坚 激活城乡分类功能

针对“社区+乡村”并存特点,执法人员深入社区与村庄,通过桶边讲解、实物对照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标准,有效消除认知盲区。聚焦桶站设置科学性与垃圾混投问题,实行精准执法,发现问题当场责令整改,确保“问题不过夜、整改见实效”。通过动态跟踪、定期回访,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营造“城乡联动、共管共治”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区城管执法局将持续优化“执法+普法”工作模式,总结乡镇(街道)特色经验并推广,同时结合群众反馈动态调整治理策略,推动垃圾分类从“精细提质”向“习惯养成”跨越,让整洁有序的环境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信息来源:房山区城管执法局

本期编辑:刘颖

内容审核:吴泽民  朱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