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强国复兴有我”网上展示—榜样模范宣讲“走新”又“入心”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积极营造爱国奉献、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房山区积极开展房山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活动,各位宣讲员走进西潞街道、拱辰街道、良乡镇、韩村河镇、琉璃河镇、周口店镇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百姓视角生动讲述个人奋斗和时代变迁的故事,弘扬榜样模范精神,凝聚前行奋进力量。

让我们看看他们讲了什么吧——

我的运营日记——让阳光留下痕迹

 

大家好,我叫王建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

2019年建国70周年国庆档的这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大家都看过吗?电影里葛优扮演的那个北京的哥,就是以我为原型演绎的。葛优还在我车上体验了生活,让我给他培训,我也算是给“影帝”当了回“老师”。

您也许要问,我怎么这么幸运呀?导演说,他们是从全国200多万出租车司机里把我精选出来的。自己能得到认可,是因为这些年来我始终用心服务乘客。我妈常叮嘱我“好好干,要给家里人争口气!”母亲的话,我记在了我的运营日记里,而这日记,打我开出租以来,一记就是20多年。为的就是告诫自己,一定要好好干,好好服务乘客。

我的日记里,有每年元旦、春节、元宵节、五一、十一、中秋节的出车记录,为了确保火车站和飞机场的出租运力,放空车去接乘客那是常事。我每天都和同行们一起,奔波在大街小巷,为百姓出行提供着服务。公司还成立了党员阳光车队,我担任队长,同行们的信任,让我更加全力以赴。

北京是全世界第一座双奥之城,而我是双奥司机,我参加过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交通保障,那时还特意学习了英语,所以我自告奋勇地加入了冬奥会的交通保障团队。每天我们要乘坐班车到场站取车,加上每一个任务的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有时早上出车,很晚才能回来,如果恰巧赶上下一个任务的乘客是早上去机场,那凌晨3点就要起床出发。为了避免疲劳驾驶,我一有时间就休息,错过了饭点就随便应付一口,人渐渐瘦了十几斤。所有参加交通保障人员都很辛苦,但都欣然接受,因为大家知道,我们的工作是在向全世界展示大国的担当、强国的风采,是在为国争光!

全心全意服务好乘客,就会得到认可。从业20多年来,我运营服务近50万人次,安全行驶2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50多圈,零违章、零违纪、零投诉、零遗失。300多万字的运营日记记录着这一切,也让我从中总结出“345优质运营服务法”、“生态驾驶五步法”和“四零工匠服务法”,并在全行业进行推广。我将已经写得满满的、厚厚的39本日记,放在了以我名字命名的王建生劳模创新工作室,鼓舞和带动着更多同行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2019年元旦和2021年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的前夕,我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的两次采访中,都郑重承诺:“永远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今年的央视春晚和元宵晚会,我还受邀同来自全国各行业的先进代表一起登上了央视舞台,先后演唱了歌曲《劳动最光荣》和《致平凡》,这既是向社会传达“以劳动为荣”的价值观,也激励着我在平凡中成就非凡,就像我在我的运营日记里写的那样“我要成为一束阳光,照亮三尺车厢、温暖百姓的出行,在大街小巷留下痕迹。”

新时代是个伟大的时代,是充满阳光的时代,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上,阳光必会留下痕迹!

 真爱见行动

 

我来自霞云岭乡银水村叫陈元锋,名字中的‘锋’是雷锋的那个锋字。

父亲给我起这个名字时就是希望我要向雷锋同志那样去热心的帮助他人;我的家乡霞云岭是革命老区,这里曾经出现过很多可歌的英雄事迹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那首歌就在这里诞生,父亲更希望我在房山这片红色沃土上,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做一个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人。

2013年,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到村里开展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宣传活动。听完宣传,我了解到,只要身体条件适合,抽取8毫升血液,就能加入中华骨髓库,如果与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就有可能挽救他,作为一名党员,我带头采集了血样,签下了承诺书,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者。我认为世间自有真情在,能够帮助到他人就是好事。

时间到了2016年的7月,中华骨髓库打来电话,说我的血样与一名(5)岁的(白血病)患者血样相合,需要做进一步的高分检验。听到这里,我惊得一下子说不出话来,因为陌生人之间相合概率是几十万分之一。难道这样的大奖真的会落到了我的头上,爱人知道后她有些犹豫,怕捐献后对我的身体造成伤害。母亲更是强烈的反对说:要去我去,你可不能去,你是咱家的顶梁柱啊,这要出了什么意外,往后咱家的日子还怎么过”。我耐心的劝母亲说:“妈,您从小不就教育我说咱山里人实诚,遇到别人有困难时能帮就得帮嘛?如果我不帮,那个孩子就会失去命”。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能帮他,给他生的希望。咱可不能见死不救呀,虽然我向家人们讲解了很多捐献方面医学知识,但母亲的态度一直没有转变,这时在一旁低头沉默了好久的父亲,慢慢的抬起头轻声地说:你决定吧,怎么做家人们都会支持,但是,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父亲的话给了我更大动力。其实,在我心里早就想好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得站出来。

2017年3月10日,在医院经过检查,我与患儿匹配的十个点竟然完全相合!一般能达到五.六个点都是少见了,大家想一想,我和这孩子得有多大的缘分呀!如果我的血能救他一命,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呀,我这辈子真的值了!

3月15日,捐献完成。志愿者带来了患儿家属的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当孩子被确诊为白血病后,全家人的精神都崩溃了,前期漫长治疗和化疗非常的疼痛。但孩子一直都很乐观,坚强的同病魔做斗阵。“看着孩子被病痛折磨,我们决定把房子卖掉,就是倾家荡产也绝不放弃治疗。幸运的是在茫茫人海中得知您愿意为孩子捐献,孩子天天盼着您,觉得只要叔叔到了,自己的病就能好起来,就能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了,特意画了最喜欢的火车,并拍了自己举着画的照片想要送给您”。但是因为有规定,捐受双方信息需要保密,所以孩子照片没能够带给您。等孩子病好以后,我们也要将爱传递下去。愿您,好人一生平安。

读完这封信,我被孩子父母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也委托志愿者向患儿和家属转达了这样一句话:我永远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从那以后,我每天在心里都默默的祝愿远方的孩子早日康复。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2018的4月初,中华骨髓又打来电话,说那个孩子病情复发,想再做一次移植。征求我的意见。

当时,我周围很多人都劝我,刚刚献了一年,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又是46岁的人了,可别捐献了,再捐,身体就承受不了了!,这一次,我没有犹豫,因为经过上一次捐献,对身体没有影响,而且,患者很难再找到我这样的RH阴性血,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熊猫血”;再者,那个孩子通过上次移植,身体里已经转变成RH阴性血,如果我不救他,那个孩子就真的没有希望了。我会觉得永远对不起他,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呀,既然帮,就要帮到底。这一次家里人都非常的支持我。

5月7号经过4多小时血液体外循环,第二次采集成功,患者顺利地移植。

这两次捐献,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朋友们的大力关怀和高度评价。北京电视台和多家媒体进行了事迹报道。我也评为2017年“北京榜样、201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荣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和“首都五一劳动奖章”。

一年的时间,我用鲜血给与了他人两次重生的机会,用行动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党员誓言,回顾这段经历,除了感觉非常难忘,更深深体会到到作为党员的那份责任与担当。

我爱人是和我一起加入骨髓库的,在我第一次捐献成功后,她也收到了配型成功的通知,但是身体上得过一场大病,需要长期吃药调理,不符合捐献规定,非常遗憾未能捐献。读医科大学的女儿在学校里参加了义务献血,积极参加学校里的各项活动,2021年在学校里还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色,带给他人的是希望和温暖,而“红色房山”,不仅是本色要求,更是方向引领作为一名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真诚奉献、回报社会,在“红色房山”建设中努力传播红色的正能量,为房山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另外,也呼吁广大党员都能参与到“红色房山”建设中,伟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房山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扶与不扶

 

大家好!我叫周云,是房山区公共文明引导员。我宣讲的题目是:《扶与不扶》

身为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九年的职业生涯见证了我从普通引导员到金牌引导员,再到轻轨中队、良乡中队、直至长阳中队中队长的成长轨迹。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蜕变,更是我对公共文明引导事业坚守与热爱的生动展现。

九年时光,我见证了社会的变迁,也深刻体会到人们对文明行为的深切期盼。当一位78岁的老人不慎在路口跌倒,头部血流如注,四周的人群犹豫不决。那一刻,我深知作为公共文明引导员,必须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为社会解答“扶与不扶”的难题。

老人摔倒,队员安志敏迅速上前,扶起老人,拨通急救电话,联系家人,并在他身旁轻声安慰,给予他力量。看到老人因得到及时救助而逐渐康复,我深知我们做出了正确的抉择。

康复后,老人亲手赠送安志敏一面锦旗,上面十四个大字“阳光服务献爱心 品德高尚暖人心”当老人把这面锦旗转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看到老人的额头上还有一道长长的疤痕。我问老人当时的情景,老人说:“那天他骑着电动车路过陶瓷厂路口时,突然头晕就摔倒了。幸亏有安志敏帮助,如果造成二次伤害后果不堪设想”。老人感慨道:“是你们救了我,是你们让我看到了社会的温暖。”这面锦旗,不仅是对引导员的嘉奖,更是对我们肩负责任的提醒。它让我们更加坚信,身为公共文明引导员,我们的神圣使命就是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正能量,激发更多人的善良与勇气,共同缔造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还有一次,引导员张绘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对80多岁的老年伴侣,遛弯中,其中一位老人不慎摔倒在便道上,而他的老伴一时无法将她扶起。張绘立刻停下来,急忙上前帮助老伴,一起将老人扶起并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她坐下。張绘仔细询问老人的情况,确认他并不需要紧急就医时,决定亲自护送老俩回家。

再送老俩回家的路上,沿途边走边聊天,了解了他们的生活情况,并给予了一些关心和建议。在送老人回家的过程中,他深刻感受到了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也让他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的责任。他的行为不仅仅是在帮助一对老人,更是传递了社会正能量,让老人感受到了温暖和尊重,同时也示范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这就是我们的引导员,坚守岗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带动着周围的人。我坚信,只有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明、有礼,我们的社会才能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时,我也坚信,只要我们勇于担责,敢于直面挑战,我们必能共同解决诸如“扶与不扶”的社会难题。

在此,我呼吁每位在座的朋友,让我们都成为文明的传播者和践行者。面对“扶与不扶”的问题时,不再犹豫和观望,而是勇敢地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温暖和关爱。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公共文明引导员的身份,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传播文明理念。我将带领我的团队,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我也将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亲爱的引导员们,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贡献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传递文明的火种,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文明、和谐、美好。

 

现场反响热烈 掌声不断

感人至深的故事,铿锵有力的语言,慷慨激昂的宣讲,声声入耳、深入人心,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现场听众纷纷表示,要以这些榜样为标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传递正能量。

接下来,房山区将持续开展榜样模范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致敬身边榜样、感悟榜样力量、践行榜样精神,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