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八)

退休不离岗 老党员冲锋在前

——记韩村河镇郑庄村老党员陈广恒

“36度5,体温正常,请您做好自我防护。”在韩村河镇郑庄村的疫情防控执勤岗上,67岁的老党员陈广恒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这样的话,虽然是一句普通的话语,但却温暖了村民的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广恒第一时间找到村党支部书记,主动请缨要求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我是党员,疫情防控这事不能耽误,有什么活儿就派给我,我腿脚没问题,年纪也不太大,什么活儿都能干。”就这样,作为村内第一位党员志愿者,陈广恒与工作人员一起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做好村出入口封堵、防疫宣传等各项工作。

当过9年村党支部书记的陈广恒对村情、民情都了如指掌。疫情防控工作开始后,村内只保留了一个出入口并设置执勤岗,志愿者对进出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但陈广恒总觉得哪里有点欠缺,“进出村的路口管控住了,但全村900多人,防止村民走动也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于是,他赶忙去找村党支部书记,建议除了在村口设置固定站岗点外,还应加大巡逻力度。“现在不让串门,还是赶快回去吧,这宣传单好好看看,在家待着也是做贡献……”此后,他便和其他工作人员奔走于村内的大街小巷,劝导村民少出门,给村民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册。当面对不理解的村民时,他比谁都着急,总是不厌其烦,唠叨个没完,真心把村民们当成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

郑庄村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那天,陈广恒在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和其他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并向党、向群众做出庄严承诺:“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承诺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头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帮助身边群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

“我虽然退休了,但党员身份永远没有退休的时候。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一定能守护好郑庄村的安全。”陈广恒以身作则,与大家并肩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不惧严寒、不计报酬、不怕风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想成为父亲那样的党员

——记长阳镇朗悦嘉园社区包社区干部姜涛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现在最让姜涛津津乐道的应该是春节假期的旅行,和同事们聊聊美食、美景和孩子见到大熊猫时的趣闻。而现在,姜涛每天要面对的是数据表格、文档信息。疫情发生后,姜涛取消了春节期间的全家旅行,奋不顾身投入到一线“战斗”中,因为在她的印象里,每当危急时刻,党员父亲就会冲到一线去。到一线做贡献,是姜涛的记忆,也是她的追求。

姜涛所在的朗悦嘉园社区设有6个防控岗,14名社区工作者和6名包社区干部、物业人员管理着2755户居民。来到社区后,她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贴公告、发放材料、在社区门口站岗……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由于熟知信息汇总工作的各项流程,姜涛从外勤组转到内勤组工作,负责档案及数据整理工作。她在工作中发现,由于缺少具体的工作流程做指导,之前社区内部档案及数据整理工作效率很低。于是,她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加班为内勤组赶制出一份工作流程。有了这份流程,即使是初到内勤组工作的人也能迅速理清状况,快速投入到工作中。从此,内勤组的工作也变得明朗起来,社工需要做什么准备,包社区干部每天要提交什么材料,一切都井井有条。

从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当想到孩子,姜涛的心中总会泛起一丝酸楚。去年12月,孩子跟她说想看大熊猫。于是,她和老公决定春节假期带全家人一起去四川。疫情来袭,姜涛不得不叫停全家出行计划,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突然的变故对大人来说还好,如何安抚孩子成了我们一家人的难题。于是,我就在网上找一些介绍疫情的漫画,用漫画和儿童绘本给孩子讲解疫情情况,这才把孩子安抚好。”在一线工作,起早贪黑是常事,为了不影响孩子,姜涛忍痛和孩子分开住,一个月来聚少离多。有一天她和孩子视频,孩子问姜涛:“妈妈,你能不能回来陪陪我?”“听话,妈妈在帮助其他人。”通话中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放下电话后,眼泪却再也藏不住了。

“入党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可以说是父亲影响了我。”姜涛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在她的印象中,每当有大事发生,父亲一定会冲锋在前。“非典”那年,姜涛的父亲和现在的她一样,冲锋陷阵在一线,甚至为了不影响家人选择住在单位。“父亲跟我说过,他是警察,更是党员,危急时刻,就要挺身而出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做父亲那样的党员,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受到父亲的影响,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是姜涛一直努力的目标。


坚守“疫”线 不负使命

——记区城管执法局拱辰执法队副队长冯华旭

“您好,我是房山城管拱辰执法队执法人员冯华旭,这是我的执法证。今天我们要对店内落实防疫措施情况进行检查,请您配合……”今年34岁的冯华旭是区城管执法局拱辰执法队的副队长,也是一名有着12年党龄的年轻“老党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返岗工作,已连续在一线奋战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街面小商贩人员复杂,多为外来人口,售卖的商品和进货渠道也没有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冯华旭带领队员们认真做好街面环境秩序管控工作,增加街面巡查频次,坚持“零”容忍、无死角开展巡查。在对商务楼宇、商场、餐馆“三类场所”的执法检查中,无论是佩戴口罩、测量体温等基础性措施落实情况,还是手推车等公共物品是否清洁消毒、食堂是否采取分流错时用餐等方面,他都逐一询问并认真检查。他还建立了“三类场所”经营者、管理者微信群,收集辖区各商户自查自纠防控情况,开展防控提醒和监督检查。

近日,冯华旭所在的执法组接到群众举报,举报人担心邻居家养鸽子存在疫情防控隐患。他立即带领队员到达现场核实情况,经与养鸽人沟通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鸽子运输困难,养鸽人暂时无法将鸽子运走。于是,冯华旭主动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与两户居民分别沟通,并要求养鸽人要每天对鸽舍进行消毒,社区工作人员对消毒工作进行督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冯华旭只是千千万万城管人中的普通一员,他牺牲假期,把孩子交给了父母,辖区大街就是他的办公地点。他用自己的一点点光和热,用最朴实的情怀,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肖楠 韩苗苗 通讯员郭焕玉 温吉 高春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