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防疫 慎终如始
近日北京市持续报告京外输入病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不断增加,防控形势严峻复杂。要加强远端管控和近端筛查,机场、车站、道路卡口等交通枢纽加强排查管控,如发现风险人员,及时向所在社区(村)等相关部门报告;社区(村)、单位、公共交通、酒店民宿、市场商超、文娱健身等公共场所坚持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规范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落实社区(村)、市场商超、建筑工地、游乐园、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文娱健身、餐饮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主体责任,设立人员台账,实时更新、动态管理,排查风险人员时要如实提供全口径人员信息,快速落实风险人员及点位的排查管控,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农贸市场、批发市场、餐饮、超市等重点单位重点行业加强风险人员排查落位,做好员工管理,严格落实测温扫码、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查验核酸阴性证明等防控措施;各单位、部门尽量不举办大型年会、培训、联欢会,不举办跨省区市会议等人员聚集性活动,如需举办,建议采用线上形式;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要继续坚持各项防控措施不放松,加强对外来人员、进返京人员的排查管理,严格落实婚宴、宴会、大集等防疫措施,倡导村民婚宴简办,减少不必要聚会。
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及其同住人员严格居家,足不出户,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不自行购药服药,立即报告社区并配合相应管控措施。
风险人员在处于集中隔离转运、办理入住、取餐、核酸采样、外出就医、解除隔离等情况时,应规范佩戴N95或KN95医用防护口罩,并做好手卫生。被转运人员在转运过程中应全程规范佩戴N95或KN95医用防护口罩和手套,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有序上下车,间隔就坐,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转运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流调人员、采样人员、公安干警等一线疫情防控人员注意劳逸结合,做好个人防护,加强高风险岗位闭环管理,规范穿脱防护服、手套、N95口罩等防护用品,注意手部卫生,做好核酸检测及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监测,确保自身健康安全。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广大市民朋友切实履行个人责任,增强防护意识,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7日内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旅行或出差,进返京人员严格执行进返京防疫政策,主动向社区、单位、宾馆等相关部门报备,抵京后进行3天2检,抵京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后、72小时内完成第二次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未出前居家不外出,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日常生活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进入社区(村)、市场商超、文娱健身等公共场所配合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在商超市场、影剧院、宾馆酒店等室内外人员密集场所时,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在医院就诊、陪护、核酸检测时以及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
综合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