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防溺水 安全要牢记
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依然炎热,玩水、游泳是很多人消暑的首选,同时亲水活动也增加了溺水事故发生的风险。溺水事故重在预防,对自己负责,为家人负责,“防溺水”知识希望大家永远用不到,但这节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并掌握。游泳防溺水,安全要牢记,希望您兴致勃勃出发,满载欢乐安全返回。
如何预防溺水事故
1.不私自在江河湖海边、水库边、水沟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
2.严禁私自下水游泳,尤其是未成年人,必须有大人的陪同并带好救生圈。
3.严禁未成年人私自外出钓鱼。岸边的泥土、沙石长期被水浸泡,会变得很松散,有些地方长了一层苔藓,人踩上去易滑入水中,或发生滑摔危险。
4.到公园划船,不要在船上乱跑,或在船舷边用手脚划水。乘坐小船时不要摇晃,也不要超重,以免小船发生侧翻。
5.乘船时,一旦遇到特殊情况要保持镇静,听从船上工作人员的指挥,不可轻率跳水。如有人溺水,更不要贸然下水施救。
6.遇到大风大雨、大浪或大雾天气,不乘船游玩。
7.避免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游泳。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正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要了解清楚。
8.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
9.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充分活动身体,如果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
10.对自己的水性要有客观认识,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贸然跳水或潜泳,更不能在水中打闹,避免呛水和溺水。不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不酒后游泳。
11.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1.保持冷静,落水后人体会随着水的浮力起伏,人即使不会游泳也可以在水中漂浮,避免在水中慌乱加速下沉。
2.保持体力,不要在水中胡乱扑腾,顺着水的起伏,脚用力向下蹬,手向下划水,当头露出水面时尽量呼吸空气。
3.如果附近有人,可大声呼救。
4.当救援人员展开营救时,要保持冷静,按照救援人员的指导去做;当救援人员靠近时,不要一把抱住救援人员。
5.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需要展开自救。首先看好方向,深吸一口气后憋住,手和脚同时划水。气用尽后,不要紧张,待头出水时继续之前的动作直至岸边。
6.只要是有浮力的塑料瓶都是落水者的生命救援器材。将其压在脖子处,可以尽可能多地维持正常呼吸时间。
7.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如何对溺水者实施救援
1.在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时自己溺水。应向四周大声呼救,现场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长杆、绳子、塑料袋、书包等方式,让落水者攀扶,增加救援时间。
2.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3.千万不可手拉手下水救助,可能引起更多人落水发生连环溺水事故。
4.救助上岸后,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5.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6.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7.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逐渐恢复正常,尽快联系急救中心,送溺水者去医院。
8.避免使用“倒挂控水法”。溺水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如超过5分钟,人的大脑就会因为长期缺氧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而“倒挂控水法”,不仅会耽误黄金抢救时间,更会导致胃内容物排出,反而增加了误吸风险,有害无益。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