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广阳城的故事: 瞅瞅,这里的村民代表真“代表!”
七年准备,三年实践,自治、精治、共治、善治,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在基层治理上很有一套。
猛一看,这里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做的尽是日常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仔细咂摸,这里解决的是城市治理应该解决却又没有解决好的大问题。
让我们一起来瞅瞅南广阳城里发生的那些事儿。
“那么长时间了,人死了,厂子也没了,钱上哪要去呀,我同意销账!”“我不同意!这是村集体的钱,不能就这么抹了!”“销账着什么急,再想想办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坐着发言的,也有站起来发言的,讨论热烈。
在南广阳城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代表李德才绘声绘色地向记者讲述着去年村民代表会讨论核销坏账时的情形。他说,以前村“两委”的决定,大家都积极支持拥护。但这次,有些反对的声音。李德才说:“别人欠村里的钱,时间是挺长的,讨债是很难,但也不能这么一笔勾销呀!” 这项决定被村民代表否决了。

依据一封信,村里又陆续出台了12项实施细则。每项细则的制定、实施全是由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建言献策,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党员和村民代表表决,最终形成决议后由村“两委”落实。他说,对于这些实施细则,有的也有分歧。起初,有些村民对物业费“先交再返”也很不理解,认为这么做没有意义。经过村民代表的耐心解释,在村民中形成了“交费是对物业服务的认可,退费是一种村民福利,二者并不矛盾”的共识。虽然各项契约都有违约罚款项,但在执行中,除了外来租户不知情违约被罚外,本村住户违约很少。比如,一家的保姆不了解契约,摘了俩石榴,被核实后,其主人自愿交了200元违约金;一租户装修违反了契约,被发现后,也自愿认罚。
当听到记者称赞代表们都很尽职时,杨学霞真诚地说,“尽职尽责、真心实意为村民服务的是村干部。村‘两委’只有4个人,都是一人兼多职。村里没公车,他们开自家车办公事,从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村里想给他们补贴点油钱,都不要。”说着,她掏出手机,让记者看照片,“您看,前些日子下大雪,石书记他们,在院里扫雪比谁起得都早。西城有‘大妈’,其实,在我们小区,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人人都是‘大妈’。”
南广阳城村现有36名村民代表,一个单元门有两个村民代表,每人负责联系5层村民。村民代表李军住在7层,负责联系6至10层的村民,他和联系户之间有微信群。“我很少在群里给村民传达决议,以前我们就是老街坊和熟人,我联系村民都是去入户,还可借机串个门、聊聊天,顺便了解一下村民的想法。”李军说,他负责联系的村民都遵规守约,很支持村里的工作。
三年来,村民好习惯逐渐养成,遵规履约已成村民自觉行动。在采访中,石印起不止一次由衷地感谢村里的党员、村民代表。他感慨地说,再好的制度也得靠人落实,村民代表就是“倍增器”和“减压阀”。他解释说,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让党员代表通过联系户来落实,事半功倍,起到的是“倍增器”效果;对于违约处罚,村民知道,这是在执行村民代表会决议,矛盾就不会集中在少数干部身上,契约是共同商量、共同来执行、共同承担责任的,谁违约谁就要付出代价,这实际上是在给村干部减压,起到了“减压阀”作用。
本期编辑:田玉娇 耿滔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