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兵”开通“心灵热线”,她就是居民的“知心小姐姐”!
新冠病毒肆虐,大家不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面对这种情况,应该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本期《战“疫”群英谱》栏目,方方带您认识一位社区里的“知心小姐姐”。
“您好,我是熙兆嘉园居委会的,今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起床了吗?我们要统计体温了。”……
熙兆嘉园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胡飞菲每天都会准时准点地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问候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朋友,还会跟随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为居家观察的居民配送物品、清理垃圾等,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遇到的困难。
除了日常工作以外,她每天还要入户摸排,信息报送、检查岗执勤,从早到晚,胡飞菲一直在社区坚守,从年初一到现在她没休息过一天,遇到居民的不理解和不配合,有时对工作人员有所抱怨,甚至恶语相向,面对各种疑难问题胡飞菲十分冷静,总是耐心地向居民解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在她看来,疫情防控就是一个心理历练的旅程,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学会用好的心态去对待生活和工作,让自己也得到锻炼和成长。
自疫情发生以来,胡飞菲便主动承担起社区居民心理疏导工作,俨然成了社区的“心灵热线”,因此她在社区有了一个新的称呼“知心小姐姐”。
社区有一位有些发热的居民,在医院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需要居家医学观察,这位女士一边是自己发热担心确诊的焦虑,一边是怕感染家人的担心,情绪濒临失控。
当得知这个事情,胡飞菲便自告奋勇当上了这户居民的“心理咨询师”,为了能给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情绪支援等方面的服务,她特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还咨询了在北师大担任心理咨询师的家人。
“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员,但是我一定要用最专业的知识来帮助大家。”胡飞菲说,“我也是现学现卖,特殊时期我要给大家一个发泄情绪的窗口,聆听当事人的想法,聆听他们内心深处需要什么,第一次我们通话用了将近20分钟,对方心情才平复下来。”
通过聊天、在线陪伴等方式,一步步与她建立心理连接,让她敞开心扉,疏导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
同时胡飞菲只要看到关于疫情防护,心理疏导方面的报道或资料便第一时间转发给她,与她一起正确看待疫情。
为应对负面情绪,胡飞菲和她还约法三章,每天打扫房间、练练瑜伽,还要看看小品以及搞笑的电视剧。
除此之外,只要有她家的快递,胡飞菲都亲自送“货”上门,还会写上个小纸条,给予她鼓励和关心,最终让这位女士渐渐情绪平复,心理状况逐渐稳定。
据了解,熙兆嘉园社区共15栋居民楼1860户,外地返京人员就占了一半以上,为做好居家观察人员日常生活服务保障,社区建立了居家观察人员健康管理台账和“一户一册”暖心服务卡,制作居家观察个人承诺书,落实居家观察告知宣讲制度等,同时,社区成立健康管家志愿服务队为居家观察人员做好一对一帮扶,在返程复工关键时期,为社区居民筑好社区这个基层防线。
胡飞菲除了要安抚居民的情绪,还负责1000多户返京人员台账的整理,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社区的大事小情都会默默记在心间,把居民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尽心尽力地做好每天核实、更新信息,录系统,心中俨然有本小台账,她能准确说出每个观察人员姓名,抵京时间以及其他基本信息。
胡飞菲是2019年11月新到社区的,她凭借村官和讲解员的工作经验,迅速熟悉了社区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加班加点努力学习,强化自己的业务技能水平,学习理论政策和社区服务知识,每次问到为什么要去社区时,她总会说,我想实实在在地干点事。
作为刚入职的“新兵”,刚到岗没多久就赶上了这么巨大的考验,作为一名新人,她觉得能够加入到疫情防控的一线,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她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够在短时间内熟悉社区工作,得到很好的锻炼。
社区是城市管理体系中最小的细胞,胡飞菲在这里倾注了热忱和信念的坚守,他们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默默付出、兢兢业业,方方为他们点赞!
本期编辑:杜菲菲 杜宇桐 安逐夏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