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辉煌十三五 奋进奔小康》 : 小葡萄串联大产业 房山递出“紫色名片”

金秋时节,一场葡萄酒文化之约正在房山如火如荼地进行。自2010年正式启动北京房山高端酒庄葡萄酒产业建设以来,房山国际酒庄葡萄酒产区以“原产地、国际化、个性化、酒庄酒”为原则,以“打造中国最规范的酒庄葡萄酒产区”为目标,稳步发展,成效显著,葡萄酒产品先后斩获国内外150余个奖项,房山产区也于去年被评为“世界美酒特色产区”。

北纬40°,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尤其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和成熟,因此也被称为酒用葡萄种植“黄金线”。世界知名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勃艮第、纳帕谷等均聚集在这条奇妙的纬度线两侧。而地处北京西南的房山区,地理位置恰好处于这一纬度带上。

房山拥有北京最大的山前暖区,有10个乡镇(街道)的5万亩土地处于北纬40°酒用葡萄种植黄金线。在房山区城关街道八十亩地村西的雾岚山脚下,一栋依坡而建的法式建筑格外显眼,这里就是波龙堡酒庄。1999年,波龙堡酒庄开始种植酿酒葡萄,2003年开始试生产,其葡萄酒品质获得国内外认可,并先后获得中国、欧盟、美国的有机认证,成为中国第一家有机酒庄。波龙堡酒庄生产的葡萄酒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从2005年开始成为中国国际航线免税品专供,2006年开始出口法国,2008年成为我国外交部指定产品,2013年荣获“北京市著名商标”。

波龙堡酒庄的成功经验给了房山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启发,房山区委区政府经多次调研及论证,决定将葡萄酒产业作为替代产业之一进行培育,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出台了产业政策规范扶持酒庄发展。于是,一个集生态文明、高端商务、旅游观光于一体的高端复合型绿色生态产业——酒庄葡萄酒产业应运而生。

经过十年的发展,目前全区共建设酒庄19家,占地面积1.5万余亩,通过种植酿酒葡萄,不仅使荒山、荒坡变绿了,还改善了酒庄周边村庄的环境,更让全区2000余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实现了再就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随着酒庄葡萄酒产业的纵深发展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房山将以酒庄为依托,全方位开发服务产品,打造良性循环的酒庄葡萄酒全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推进酒庄葡萄酒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建设首都西南地区葡萄酒文化旅游胜地。位于房山区长阳镇稻田村的莱恩堡国际酒庄,建成后最早开发的一项业务便是观光旅游,并成为房山目前唯一一家3A级酒庄景区。

作为一个新兴酒庄葡萄酒产区,房山区已连续举办多届葡萄酒赛事和主题新颖的酒庄文娱活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尽享慢生活的新选择。未来,房山区将立足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加快酒庄建设,不断发展壮大酒庄葡萄酒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的酒庄葡萄酒产区。同时,以农、文、旅高度结合为发展方向,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和首都西南精品国际旅游线路建设为契机,坚持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产区影响力,助推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全世界,递上一张印有“房山葡萄酒”的紫色名片。

编辑:张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