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湿地资源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功能突出 生态底蕴深厚
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资源的重要贡献,突出湿地和水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行动保护修复湿地。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和“淡水之源”。近年来,我区在贯彻执行《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认真落实《北京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方案》过程中,初步形成了统一领导、多方发力的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框架,逐步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广泛开展了拒马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北京房山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十渡黑鹳保护小区、河湖综合治理等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建设,初步建立了多类型、多层次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十三五”时期,我区湿地面积增长了1529.58公顷,增长率31.8%,居全市第三,保护成效显著。
据了解,我区地表径流众多、地形起伏较大、地表土层紧实,呈现出“有水源、可汇水、能持水”的特征,湿地生态系统形成发育条件齐全,湿地面积6510.37公顷,居全市第二。湿地资源广泛分布于全区24个乡镇街道,拒马河、长沟湿地、崇青水库等重要湿地面积大、生态要素全、水文连通好,存蓄了区内半数以上的地表水资源,为黑鹳、震旦鸦雀、青头潜鸭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湿地生态功能突出、生态效益显著。
记者:庞艳芳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