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正暖 云居春韵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寺在云表,仅通鸟道……,山腰常有白云萦绕……”故称“云居寺”。

冰封的天地开始解冻,暖阳高悬,云居寺迎来了春的气息。踱步寺中,初来乍到的春,唤醒了一冬的沉寂,春草芽儿细细地冒出,朦朦胧胧中,那抹极淡极淡的新绿若隐若现。奇特迷人的秀丽风景,处处蕴含着独有的历史文化特色。

从别院到殿宇,处处能感受到春日纤细的步履,轻盈地走过大地留下的印迹,欣欣然撩开神秘的面纱,仿佛聆听到了历史的回声。在这个不能远行的春节假期,不妨放下心中的那份喧哗,置身这千年古刹,感受千年华夏的足迹。

立于毗卢殿前,心中不免想起:“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生一刹那。”沿着青石板的老阶,漫步寺中,眼前的千年古塔,正在褪去冬日的雪衣霜甲。迎光走在石阶之上,弥陀殿前的“御笔龙碑”,是嘉庆少有的墨宝之一。也许他也是被这圣地的美景打动,所以才写下:“信马陟坡陀,回首林烟漠”。寺中每到一处,都有摄人心魄的美,美到天边的日月同辉,也只配做点缀。良物美景,总能让人痴醉途中。

背上行囊,辗转而行,石经山,山高500多公尺,雄伟高耸,山巅常有白云萦绕。这里,藏着守护和永恒的秘密。碧空晴朗,舒展着情绪,走在岁月蹉跎的山间古道中,历史的瞬间仿佛在眼前回旋,隋朝,石经山,云居寺开山法师静琬,携众僧刻经于石,藏于洞穴,以备佛经永传,济度苍生。风雨烟云间,历过千年,却从未中断。沧海桑田历经千载,仿佛还能听见来自远古的凿石声。

依山前行,瘦削的树枝伸向苍茫的天空,推开厚重的雷音洞门,嵌入洞壁的石经赫然历目。像这样的藏经洞,共有9座,藏石经万余块。不禁感慨,千年之间,朝代更迭,数代先人,面对荒山,背靠茫野,铿锵斧斫,创造了人间奇迹,14278块石经精工雕就,疑似鬼斧神工,成就了这番永垂青史的绝世壮举。铸造了这流芳百世“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房山石经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龙乡儿女为伟大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块石板,这是一种信仰,这是辈辈相传的云居精神。

红墙黛瓦下,沉睡了一冬的玉兰,含苞待放缀满枝头,禅音缭绕中冷香暗放,透出几许神秘的韵味,掠过殿宇古塔,神采飞扬的春,唤醒了大地,无声无息滋润万物,到处透着勃勃生机,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心驰神往,乐而忘返……远离喧嚣沉浸在这春意阑珊的世界里。

1400年的庄严神圣,带着和煦的春风,好似把保存已久的佳酿全部释放,再让沉睡已久的世界苏醒又陶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默默奉献”,在石经精神激励下,云居寺扬帆航行,迎来了最美的春天。新时代云居人谱写着文脉聚珍浸染千古的壮美画卷.

游客可以提前通过网络平台及公众号在线商城或《北京风景年票》、《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旅游年卡》、《锦绣江山旅游年卡》的所属年卡公众号进行实名制预约订票,凭验证码至景区售票室兑换门票。每日15:30停止验票。

游客进入景区前请准备好身份证,并出示“健康宝”、“京心相助”或疫情防控行程卡。主动接受体温检测,如果发现体温≥37.3℃或咳嗽等症状,必须在临时隔离点配合接受检查。

游客在景区参观游览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严禁聚集、扎堆,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配合工作人员的引导,按照规定线路游览。云居寺暂停开放中轴线大殿和暂停宗教活动,景区和两侧展馆正常开放。

未佩戴口罩、未出示本人“健康码”等原因无法入园的游客,请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主动自行离开景区。购票费用可从原购票渠道协商退回。回京车辆和人员根据北京市进京要求,出示身份证及相关证件即可。

春风正暖、朝阳正好,云居寺,等您追寻春日的足迹!

记者:王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