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房山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房山区卫生健康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抗击疫情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抗疫大战,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成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区卫健委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扣“七有”要求“五性”需求,全力做好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2020年工作回顾
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区卫健委始终坚持“三防”“四早”“九严格”方针,落实四方责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3家医疗机构荣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15名卫生工作者分别获得国家级、市级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全市疫情动员部署会后,正值春节前夕,区卫健委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系统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尽锐出战、全员停休,当天即全部进入全面抗击疫情状态。严格预检分诊及“三道岗”筛查,5家发热门诊和20个发热筛查哨点作用充分发挥,对可疑病人不放弃。疫情防控初期,在没有明确指导的前提下,即对可疑患者连查4次,保证不漏诊一人。区疾控中心成立10个流调组24小时值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1032人,缩短流调报告完成时间,为尽快排查、集中隔离密接人员赢得了宝贵时间。科学确定定点医院,组建医疗队及专家组全力精准救治,收治的11名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严格密切接触人员集中隔离点管理,对重点人群实施分类健康监测与管理,管理集中或居家隔离人员18.5万人。下大力气严防院感,加强小型医疗机构管理,成立督导检查组开展“挂账式”督查,确保各医疗机构所有问题整改到位,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未发生院内感染事件。全面落实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工作要求,核酸检测实验室由3家增至11家,累计检测百余万人次。
新发地疫情发生后,区卫健系统连夜集结百名业务骨干,通宵对辖区农贸市场、集体单位食堂等进行消杀。面对大范围核酸检测任务,广大医务人员克服工作周期短、待检人员数量大、高温酷暑等困难,区卫健委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全力保障所有样本核酸检测的及时有效,圆满完成了20万人的核酸检测采样任务。
面对疫情,区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深化党建引领,把党的思想优势、组织优势、密切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政治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持续淬炼党员干部党性。在抗疫斗争中,全系统共收到各类请战书千余份,80余名一线职工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6名同志火线入党。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在核酸检测、发热门诊等战疫前沿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员挺在防控第一线。深化“上一线做贡献”实践活动,机关干部下沉基层一线,社区医务人员直接参与乡镇(街道)社区疫情防控1975人,参加检查站值守6654人次。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水平持续加强
2020年,区卫健委进一步修订完善家医签约服务包,组建家庭医生团队347个,重点人群签约率98.44%。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84.6%,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71.76%、71.6%。对17个偏远行政村开展巡诊893次,为部分有需求的签约老年慢性病患者“送药上门”近5万人次,切实把医疗卫生服务送到了百姓身边。加强村级医疗机构和乡村医生队伍管理,乡村医生岗位定向培养12人。
区属公立医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服务能力、危重病救治能力持续升级。狠抓医疗机构管理,进一步提升药事服务能力和医学检验技术水平。开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百日行动,组织医疗行业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形成了风清气正的行业新风正气。
急救体系在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急救人员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及时转运发热、确诊、密接、高危人员共计716人次,无一出现差错事故。同时,本区还增建了4所急救站,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达98.88%,服务满意率99.10%,持续保持全市优秀水平。
此外,去年,本区完成了全区基层医疗与公共卫生信息化升级和改造,所有社区、站检验检查系统与基层诊疗系统、公共卫生系统进行了对接,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及视频会议系统,医疗信息更加安全。
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
区卫健委启动为期三年的中医药回归行动,持续推进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中医药“学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改革项目,融合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春苗培育计划、区级专家工作室、基层适宜技术培训“四位一体”项目,实现了中医传承基层全覆盖。启动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规范化“夏耘计划”工程,建设了两家中医药健康文化体验馆,为群众提供科学、权威、综合、便捷的中医药健康生活指导服务。
健康房山建设统筹推进
去年,本区通过了全国健康促进区县评估并获得称号。通过加强传染病防控,区域法定传染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9.78%。强化慢性病防控部门协作机制,开展了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及大肠癌项目,扩大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覆盖范围。开展全国第五届“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有序开展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等五大卫生监测工作。加强日常监督执法,行政处罚案件共计580件,取缔无证行医、非医师行医19户次。推行行政审批延时服务,切实解决群众难题。进一步推进国家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区创建,落实“区域母婴安全筑基行动”,成功抢救急危重症孕产妇18例,充分发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心优势,对辖区托幼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培训指导,进一步提升儿科质量。老年人健康管理全面落实,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组织老年健康宣传周活动,加强对高危人员的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率为71.44%,达到市级要求指标。
爱国卫生工作扎实开展
区卫健委把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启动了贯穿全年的健康促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十大专项行动。以爱国卫生月为契机,组织区各乡镇(街道)、各单位共计43万余人次,广泛参与卫生大扫除、病媒生物防制等活动,城乡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启动国家卫生区复审迎检,积极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有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医疗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积极践行绿色生活理念。
对口支援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2020年,区卫健委继续开展与河北、内蒙古等地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区内21家医疗机构与受援地30家医疗机构形成结对,通过经验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协作、业务帮建、信息共享等方式,促进双方面医疗卫生事业的共同发展,全年共选派49名技术骨干到涞水、曲阳等地进行实地帮扶,并接收87名医务人员来房进修学习。
2021年重点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区卫健委将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顺畅高效的医防融合工作网络,抓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及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推进健康房山建设,加大中医药传承发展力度,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慎终如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
●补齐短板,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多措并举,展现医疗服务“高质量”
●高度重视,促进家庭发展能力“再提升”
●凝心聚力,贯彻管党治党“严要求”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