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会说话】穿越三千年,它是惹不起的"房山牛"!
今天,方方为您介绍
一个特别的朋友
这就是伯矩鬲
一只脾气火爆的“房山牛”
千万不要叫错它的名字哦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伯矩鬲(lì)
伯矩鬲(lì)
伯矩鬲(lì)
它可不是一只普通的“牛”
而是首都博物馆
唯一入选
《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的文物
相当于加V认证的国宝哦

提到这只老牛
让多少文物望尘莫及
今天,方方就和您好好聊聊
它在中国历史界的重要地位
在它的盖内及颈内壁,分别铸有相同的15个字“才(在)戊辰匽侯赐伯矩贝用作父戊尊彝”。用白话文说就是:某年某月戊辰这一天,燕侯赏赐了它的主人伯矩许多贝(贝就是当时的钱),主人为了纪念这一荣耀而铸造了它,并用于祭祀他的父亲戊。它的主人伯矩是燕国的“行人之官”,负责迎接周王使者等外交礼仪活动。虽然主人住在分封国燕,但仍是周朝中的要人,他掌管礼仪诸事,审美品位还是很高的。
它被制成后,一直作为礼器来使用。在奴隶社会,为维护“贵贱有等,上下有别”的封建等级秩序,上层统治阶级建立了一整套礼乐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明文规定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尊卑贵贱、道德规范及艺术需求,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以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当时,它和小伙伴们都是为这一礼乐制度而服务,人称“礼器”。它们主要的工作场景是祭天祀祖、宴享宾朋、赏赐功臣、歌功颂德,跟随殉葬。
它的老家北京房山,那里山水秀美,人杰地灵。听说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前,有个叫“北京人”的祖宗级别大人物也曾在房山一个叫“周口店”的地方生活过,引来了好多后人围观。它的出生地琉璃河比起周口店也不逊色,可是迄今为止北京地区最早建立的燕都城址,西周时期的居住址、城址、墓葬区、车马坑等,都是北京城历史的见证者。
它是一头略带傲娇的“牛”,但在它的生命里,也有想感谢的人。首先,吃水不忘挖井人,它要感谢制作它的青铜匠和它的主人伯矩当初对它的照顾,让它在三千年后的今天能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其次,感谢1964年北京黄土坡村那个在家挖菜窖的村民,要不是村民发现了两件青铜器后告诉了考古工作者,它还不知道要被泥土雪藏多久。
最后,感谢人类慧眼识珠把它送进了环境良好的博物馆,要不它可能早已被当成破烂废铁不知身在何处。
怎么样,伯矩鬲的故事这样娓娓道来
看出它来头不小了吧
三千年的雨雪风霜
三千年的沧桑巨变
哪怕主人的风姿早已荡然无存
哪怕它的身体满是斑驳锈迹
阻挡不了它与我们
生活的这片热土守候到今天
希望您下次在
首都博物馆再遇到它
不只是单纯的拍照发发朋友圈
不只是感叹
“这个应该很值钱”
请您走点心
喊对它的名字:伯矩鬲(lì)
探寻它惊人的内在美
和厚重的文化价值
那么也许未来的某一天
它也会变成一只
可爱的“温柔牛”
朋友,你说呢?
本期编辑:李惠旸 张焱 杜菲菲
信息来源:文旅房山
审审核核:武宏 巴金鹏 刘卫峰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