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护宝人】云居寺文物保护的传承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千余年,1942年毁于日军炮火,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展开了大规模的文保措施,云居寺从一片废墟上重新崛起。1961年的3月4日云居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今年的3月4日正好6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了进一步弘扬房山石经精神,持续打造云居金名片,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上线《我们都是护宝人》视频栏目,通过11位护宝人的故事,讲述云居寺跨越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代代“云居护宝人”不断谱写着他们和云居寺之间的故事,当代护宝人云居寺文物管理处的所有在职干部职工们,他们在云居寺文化传承与交流、旅游开发与利用、景区安全与管理等方面不懈努力,为云居寺的文化脉络传承奉献着青春和热血。

王得军、李曙平、王晓宁、赵进国、王文树都是云居寺的干部职工,作为新一代“云居护宝人”,他们在工作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为云居寺文化景区建设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努力着。

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得军告诉记者,1961年,“房山云居寺塔及石经”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在几代“护宝人”的努力下,云居寺从一片废墟上重新站起来。经过多次重整修复,2014年9月9日云居寺南塔修复完成,千年古刹再现双塔并峙的庄严景象。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李曙平主管云居寺的安全工作,护寺三十载,在他心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讲解员王晓宁,每天为游客讲述一部荡气回肠的千年刻经史,立足本职工作为云居寺“代言”!云居寺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王文树,在平凡的岗位上让“石经精神”绽放光芒。已在云居寺石经山守护国宝石经30多年的赵进国,几乎每天都要在山上的千年古道上巡逻。扎根深山不言苦,用年华测量山的高度,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国保文物。“走在这里,感受历史文化的同时,更能体会出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石经精神。”他希望,今后来云居寺感悟这种精神的人能够越来越多。

回首光辉岁月,硕果累累,一代又一代“云居护宝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艰苦奋斗中守护着这份珍贵的“国家宝藏”,在实干创新中引领云居寺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前进,为谱写云居寺不断发展完善并壮大的美丽新篇章做出卓越贡献。

记者:王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