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坚定信仰 不忘赤诚初心

——记史家营乡金鸡台村建国前老党员宋文通



京西百花山脚下,座落着一个因美丽传说而得名的深山村——金鸡台村,小山村里有封建王朝的统治烙印、有日寇铁蹄的践踏印记,更有老一辈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坚定意志。建国前老党员宋文通就是这个村历史沉浮进程中的鉴证者。已是耄耋之年的宋文通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脸上始终带着慈祥的微笑。谈起自己的经历,宋文通说得最多的就是:“要是没有共产党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

身经硝烟岁月 铸就坚定信仰

宋文通,1931年3出生,1948年6入党,他出生于金鸡台村一个贫苦的家庭,1938年在本村上了小学。宋文通的青少年时代历经硝烟战火的洗礼,小小年纪就亲身经历了日本侵略者的种种恶行,亲人被活埋、修建炮楼的长工被打死、一夜之间多名中国人被刺杀……每每讲到这些,宋文通老人的眼眶都是湿润的。饱尝了战争的血惺和生活的艰辛,是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冲破重重阻力,以为人民求解放为宗旨,为老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所以从那时候起,宋文通就认定一个道理,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有前途,这个想法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未动摇过。

受革命战士和共产党人的影响,宋文通早早的就投入到抗战工作中,积极参加站岗、放哨、运送物资等力所能及的工作,1947年起开始担任金鸡台村民兵副队长、共青团书记,1948年担任金鸡台村民兵队长,同年6月,年仅17岁的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宋文通作为金鸡台村区公所小区协助助员半脱产下乡到青土涧、西岳台两个村工作,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为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管理农村社会经济事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党性铭记于心 甘于奉献始然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党中央在农村筹建供销社的指示精神,1951年,宋文通被派到柳林水供销社任销售员、会计、经理,1955年调大安山供销社任经理,1957年调河北供销社任经理,1957年12月调河北粮管所任主任、书记。

工作期间,宋文通积极投身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心全意服务于民,为服务“三农”、推动流通、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做出了毕生的奉献,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3年退休后,宋文通又回到了他出生的小山村,他积极发挥余热,支持村里的各项经济建设,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现已90岁高龄的宋文通,仍时刻不忘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奉行勤俭节约、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上没有任何要求,还总拿现在的生活和战争年代对比,说“现在的日子简直是天天在过年”,简单纯粹的话语,让人顿时倍感尊敬。每年交党费,他总是想多交一点,说“共产党给我的太多了,我交多少党费都应该”。每每有人向他问起老一辈的事,他都会生动的讲解诠释,曾经的困苦、压迫、战争、奋斗都是他不曾忘记的过往,仿佛就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