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聚焦重点问题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我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六为”工作思路,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大气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细颗粒物浓度从2015年年均浓度96微克/立方米,截至2021年10月21日,降至33微克/立方米,下降65.6%,通过一系列大气治理的精细化管理,使天蓝云白成为百姓的生活常态。
“区-镇-村”三级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系统,可以在某个点位的探头数据明显高出周边其他数据时,平台自动推送报警信息,提醒相关社区、村工作人员巡查周边环境,充分发挥“岗哨”作用。
三级大气环境自动监测网络系统的建立,只是我区不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十四五”时期,我区将着力构建“点线面、天空地”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目前已投建92个覆盖全区各街乡镇的粗颗粒物(TSP)监测站点,同步设计开发了大气PM2.5自动监测平台,通过“房山空气”APP实时追踪PM2.5、TSP的浓度和变化情况,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污染特点、精准追踪污染源点位。激光雷达、高空瞭望、颗粒物走航监测等技术手段也先后投入使用,提高治污效率。
有了科学、高效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作为支撑,我区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改善“一公里”行动,走访治气一线调研,分类指导,推动建立6个对接帮扶小组,通过“诊疗”、帮扶、监管、治理、执法和工程6大措施融合发力,截至目前,共出具“体检报告”130余份,覆盖20个乡镇(街道)。
此外,为区域共治实现联防联控,建立房涞涿三地生态环境保护联防联控机制,打通三地环境监管通道,与交界地区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全区6个进京口和综合检查站中,3个重点进京口实现24小时全天候执法监管,其他进京口实行24小时机动执法,对进京车辆进行“全方位体检”,对超标车辆严查严控。针对扬尘治理,采用督考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三级量化督考”机制并严格执行,对扬尘问题日通报、三日整改、一周回头看,力争高压促改。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区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找问题、谋思路、定措施、抓落实,全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攻坚突出环境问题为抓手,守护区域环境天蓝云白,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记者:蔡家琪 耿涛 李硕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