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好青年)用心育人 用爱关怀

——记房山区少年宫表演部部长丛君敬


(资料图)

    2020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全区中小学生延期开学。期间,一部名为《战“疫”2020》的房山青少年原创疫情防控与法制宣教系列动漫片在“云平台”上线,丰富了学生的居家学习生活,受到大家的喜爱。动漫片背后,是创作团队近一个月的辛勤付出,这其中也凝结着丛君敬的汗水。作为配音环节的负责人,她带领少年宫戏剧社团学员,在一次次录制中不断优化提升,为动漫片的成功上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丛君敬是房山少年宫表演部部长,也是戏剧表演、主持朗诵双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丛君敬便来到少年宫工作,至今已十一年有余。多年来,她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和一名人民教师的初心严格要求自己,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用心奉献、用爱关怀,以无悔的付出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

    虽科班出身,但在丛君敬看来,吃老本教学并不可取,她反而更注重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创新。她抓住每次学习的机会,听骨干教师录像课、研究教案的编写,听大师优秀课、提升课堂质量,虚心向前辈请教、掌握促进学生成长的方法,还到各地参加进修培训与研究,到各大剧院看话剧、名家朗诵会、优秀导演作品排练等。“学无止境,学习使我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有助于我提高综合业务和课堂教学水平,使孩子们受益。”

    为满足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需求,在北京市校外教育“三个一”优质项目建设引领下,丛君敬还根据学生发展规律和学科发展趋势,依托表演、朗诵、戏剧、绘画、舞蹈、音乐等专业,组建了“综合表达训练营”。三年多来,她围绕15个主题75节课开展活动,利用市区级资源进行社会实践,形成了详细、操作性强的演出、小组活动两大模式。孩子们徜徉其中,激发了学习兴趣,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升。2019年,该项目被评为北京市优质项目。“十三五”课题研究中,丛君敬积极参与少年宫精品化社团的实践研究,承担一个国家课题子课题和两个市级课题研究,受邀在全市校外教育联盟(朗诵专场)中进行经验分享。她成立丛君敬表演工作室,组建专业教师团队,完成了本区大型原创儿童歌舞剧《友爱之泉》的制作和首演,成为本市首个校园文化大型原创儿童歌舞剧。

    作为房山教育系统唯一一个戏剧表演教师,丛君敬积极要求进步,使教育教学工作跟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让戏剧教育成为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学科。在进校园辅导和房山区艺术节戏剧比赛等活动中丛君敬发现,全区中小学戏剧水平和全市还存在差距,究其原因是戏剧专业师资的匮乏。为此,她认真研究历年戏剧节目,整理个性和共性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对全区相关教师开展戏剧专业培训工作。

    在解决中小学戏剧教学水平和能力不足问题的同时,丛君敬也看到了房山少年宫戏剧专业教学的空白,她决心通过努力建设少年宫首个戏剧社团。她创排作品参加市级比赛,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方努力,其辅导的三个作品均取得佳绩。在2019年北京市阳光艺术节比赛中,她的戏剧作品《38张请假单》还获得了金奖、优秀创意奖、优秀编剧奖等多项大奖,实现了房山少年宫戏剧专业和成绩两项“零”的突破。她积极为同学们搭建实践平台,学员走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和多位表演艺术家同台演出,走进中央电视台直播间和鞠萍姐姐一起播报天气,为全国的小朋友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科普直播课。

    不仅如此,丛君敬还不断拓宽育人广度,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她组建义务送教团队,和同事们资助河北中心小学8名贫困儿童,历时一年时间在该校开展义务支教,还组建了一支20余人的专家艺术送教团队深入房山深山区学校,给那里的孩子送去艺术的滋养。

    从教以来,丛君敬带领团队教师创编表演朗诵教材18本、教学影像资料3套,其中《综合表达语音基础集》教材获评市级一等奖;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40余篇,获国家级奖项5篇,市、区级奖项30余篇;主持国家、市区级活动300余场,策划导演活动50余场,开展个人讲座50余场,培养戏剧教师8万余人次,辅导学生3万余人;获首届“魅力京城”教师和房山区教育系统教育创新标兵、人民满意教师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十大建功成才标兵等荣誉……展望未来,丛君敬说,她将放下所有的光环与荣耀,牢记人民教师的职责与使命,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设定新目标、创造新成绩。“我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增强教书育人本领,做一名德才兼修、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文/曾燕 王宁 ■图/获奖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