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与法官的专属“快递柜”
(左)当事人李先生将需要投递的材料放入智能交转柜箱格。
(右)房山法院法官助理董迪在院内通过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收取当事人递交的诉讼材料。
“我是下班以后直接带着材料过来的,门口电子屏上的红字晚上很显眼,特别好找。”晚上6点半,当事人王先生赶到了房山法院北门东侧,准备递交需要补充的诉讼材料。
在夜幕下静静“等候”王先生的,是房山法院自主研发推出的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为加快智慧法院建设,解决诉讼阶段当事人材料交转的困难,减少当事人诉累,2017年房山法院推出了24小时智能材料收转系统,为当事人与法官打造材料交转的专属“快递柜”。记者看到,该交转柜采取双向设计,一侧面向当事人,当事人可在任何时段投递或取出诉讼相关材料;另一侧面向法官,主审法官团队可以随时刷卡取出当事人投递的材料或投递发还给当事人的法院文书。运行四年来,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已完成材料交转3738次,为当事人与法官提供了全天候、零接触、便捷高效的材料交转服务。
突破时间限制
畅通司法便民“最后一百米”
以往,当事人必须在工作时间进入法院递交材料,并需要完成排队安检、前往诉讼服务大厅、联系法官、等待法官收取材料等程序。受开庭、外出等客观因素影响,法官接收材料的时间也较难保证,不免会增加当事人递交材料的时间成本。“为此,我们经过前期调研,运用智慧化手段,希望可以通过24小时工作的案件材料自助收发设备来满足当事人在非工作时间投递和领取案件材料的需求。”房山法院综合办公室技术组负责人刘晓光介绍。
当事人王先生下班后来到房山法院,通过24小时智能诉讼服务交转柜递交诉讼材料。
“平时上班不方便请假,法官建议我可以使用这个交转柜递交材料,这项举措非常适合我们这些上班族。”像王先生这样工作时间不便请假来法院的当事人不在少数,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的投入使用,为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统计,自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投入使用以来,有65%的当事人在非工作时间段完成材料投递。当事人不用再特意安排在工作时间、也无需等待法官处理完手头事务后才能递交材料,畅通了到法院递交材料的“最后一百米”。
值得一提的是,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的界面友好型和操作便捷型设计,也为当事人提供了较好的使用体验。因法官暂时不能取材料,当事人李先生在法官的建议下,尝试使用了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我是第一次使用这个交转柜,从进来到放完材料,两三分钟就搞定了。既不用排队,也不用安检,真是太方便了。”
刘晓光介绍,当事人进行身份信息验证后,交转柜屏幕上即可显示当事人在房山法院所涉全部案件信息。按照屏幕提示点击需要递交材料相对应的案件及材料属性,并输入手机验证码后,当事人即可将材料存放到柜中。
全程智能管理
开辟司法工作提质增效“新路径”
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不仅为当事人解决了递交诉讼材料不便的难题,也为法官高效安排工作提供了助力。“以前,只要有当事人过来送材料,我们就得腾出手头的工作去取。多的时候,一天得跑四、五趟,导致工作经常断断续续。”在房山法院法官助理董迪看来,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针对单纯递交或补充材料的案件,指引当事人前往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自行递交材料,可以帮助法官团队更合理地优化时间配置,增强办案的计划性和预见性。“有了这个交转柜,我们在每天下午上班前集中取走材料,其他时间就可以集中精力办案子。我们取走材料后,当事人第一时间就会收到短信提醒,这样他们心里也踏实了。”董迪向记者说道。
在设计过程中,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系统还将“互联网+”理念融入主体责任落实管理之中,通过系统提示、监控录像,探索落实主体责任与案件办理“全程留痕、过程管理、实时监控、考评问责”的新路径。“我们一方面将法官接收与处理材料作为量化考核的参考,督促法官履职尽责,另一方面也对材料投递、接收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如实记录、短信告知,提高了案件的透明度,进一步保障了司法公开。”房山法院综合办公室主任高伟表示。
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内投入使用的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
筑起健康屏障
搭建疫情防控中的办事“便利桥”
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零接触”的设计特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用凸显。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时期,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当事人进入法院递交材料需经过入院审批、健康码核验、填写疫情防控承诺书等程序,完成一位当事人的材料接收工作至少需要半个小时。而引导当事人使用交转柜,不仅可以节约当事人和法官团队的时间成本,还可以降低疫情传播的风险。“2020年2月以来,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的使用率较2020年以前增长了约3倍。”房山法院综合办公室技术组负责人刘晓光说道。
作为房山法院深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智慧法院建设”工作要求的成果之一,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被列为该院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举措,同时也搭建了当事人与法官的“便利桥”。2021年5月,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正式启用后,房山法院又在该中心院外及大厅内投入使用两台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为当事人就近快速提交诉讼材料提供智慧化司法保障。
“我们将继续深度调研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依托信息化、智慧化手段,不断提升24小时智能诉讼材料交转柜、胶囊法庭、诉讼风险评估机等智能设备的服务品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更贴心、更智能的诉讼服务。”房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高贺亮如是说。
■文/图 肖楠 成梦琳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