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关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的详细解答
3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坚持不懈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再次就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回应公众对老年人接种疫苗存在的一些疑问和担忧,并做出相关指导和提示。
上次发布会介绍,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率低于年轻人,但老年人由于身体的原因,确实也更担心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公众担忧,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会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专家对于这样的担忧有何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从我们前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和现在疫苗应用的监测结果来看,80 岁老人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我们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现象。其实我们现在用的疫苗在开展临床试验的时候,都经过严格监测,包括不良反应的监测,只有不良反应在我们可接受的范围内,它才能够批准使用。目前我们全国60 岁及60 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2.64 亿,其中有超过2.12 亿的老人已经全程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从目前我们监测的结果分析来看,60 岁以上的老年人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年龄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接种疫苗会出现一些一般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疼、浑身酸疼、局部疼痛和红肿现象,这些绝大多数都不需要特殊的处理,自己就会痊愈。但是我们在监测过程中也看到,有一些人接种之后出现极罕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现在我们对于接种后要留观30分钟,其实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在现场及时发现疫苗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因为过敏性休克属于急性疾病,绝大多数都在30分钟内出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每个接种单位的现场都有急救药品,也有急救的措施和急救的大夫,通过他们对这种情况的处理,就会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另外想强调,老年人接种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如果感觉到症状比较重,或者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原有的疾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时,建议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是疫苗引起的,要向接种单位进行报告。
老年人接种加强针后该怎样防止出现偶合反应?
中国疾控中心:其实有三个方面:第一,我们要客观认识偶合症。之前也介绍过,偶合症就是在接种疫苗的时候,受种者已经处在一个疾病的潜伏期,或者说发病前期的一个状态。接种疫苗之后巧合发病,这个就是偶合症。其实偶合症和疫苗接种无关,也不属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第二,为什么老年人接种疫苗之后偶合症会多一些。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年人从自身的健康来说,和成年人、青年人相比,存在着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这种几率可能更大。有的人有慢性疾病,有的人处在慢性疾病的复发时期,还有的人患其他疾病正处在潜伏期,所以这些人的风险可能就高。
最后想强调的是,有一些偶合症我们可以避免,但是接种疫苗时要完全避免这种偶合症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在接种疫苗时提出来一些注意事项,这些事项可以避免一些偶合症的出现。比如,如果老年人正在发热的时候,我们就暂缓给他接种。如果老年人正处在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这时候也建议暂缓接种。还有一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如果没有得到控制,包括格林巴利、横贯性脊髓炎和脱髓鞘病等一些相关疾病,这些疾病如果处在没有控制的状态时就暂缓接种。这些暂缓接种的措施尽可能避免了一些偶合症的发生。
老年人群体接种疫苗是否有最高年龄限制?是否有禁忌证?接种前、接种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中国疾控中心:我们一直强调老年人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最优先人群之一。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年龄的下限有要求,对于年龄的上限没有规定,只要是3岁以上的人群,这些疫苗都可以进行接种。
提到老年人禁忌证的问题,假如这个人曾经接种新冠疫苗时产生了过敏反应,那就不能接种。还有既往接种其他疫苗,如果出现了严重的过敏反应,那也不能接种。其实这两点主要是从预防严重不良反应角度所采取的措施。
还有就是为了避免偶合,需要采取一些缓种措施的情况,包括前面提到的,假如正在患没有控制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格林巴利、横贯性脊髓炎、脱髓鞘病等,没有控制的话,要暂时缓种。再者,如正处在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时,这时候都不能接种疫苗。最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如果你正在发热,这种情况下也要缓种。
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朋友基础性疾病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基础性疾病或者慢性疾病正处在发作状态,或者不平稳的状态,就暂缓接种,如果自己判断不准,可以去咨询临床医生,或者把情况跟接种医生说一下,由他们来做出判断,可以待疾病平稳之后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来源:国家卫健委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