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聚合力 助力山村发展
——记十渡镇东西太平村联合党支部
十渡镇西太平村2016年被确定为北京市低收入村。2020年,东、西太平村成立联合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从开设“小讲堂”、举办“小活动”、送去“小关爱”、做好“小专栏”、注重“小警示”入手,创建“五小党建工作法”,使党建工作有机融入民生实事办理全过程,有效提升了村级组织力。
党支部“见缝插针”开展“小课堂”党员学习活动,以“小讨论、小串讲、小辅导、小提示”的学习方法,组织本支部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发挥小时间、小题目灵活优势,变“集中专题”教育为“分时教育”,提升党员思想水平。班子成员深入调研本地资源,形成PPT融入“三会一课”,引导党员群众讨论,透明决策程序和产业思路,凝聚全体村民发展共识。
党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开展“小活动”,如组织村民外出调研,把民宿旅游方面专家请进来,拓宽村民思路。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北京火绘葫芦”项目,打造“太平福禄”文创品牌,形成集手工、餐饮、体验为一体的融合产业链条,形成了党员主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七一”到来之际,党支部给党员过“政治生日”,摸排全村、各单位低收入户、建国前老党员基本情况并制作台账,开展问困难、问需求、送帮扶、送温暖“两送两问”党建活动,为困难党员和群众分忧。
党支部还利用流动展板、墙报、橱窗等,在村中树立良好的党风、民风和政风。以“建党100周年华诞”等为主题,开设党建宣传“小专栏”,张贴入党誓词海报、摆放党建展板,方便全村党员群众学习。农村党务、村务等也定期放到“小专栏”里,公布内容通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得到了村民的支持。
党支部坚持“早发现、早教育、早提醒、早警示”的工作思路,抓住重要时间节点,为党员送上“监督警示小套餐”;对于重点人员,定期谈话提醒,针对个别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水平不高的党员,及时发送提示进行警示提醒。
依托“五小党建工作法”,西太平村有效提升了组织力、发挥了先锋力、激发了创造力、盘活了绿水青山,摘掉了“低收入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两顶“帽子”。党支部打造的集体产业“太平天池”和“猕猴谷”景区,实现年集体收入70余万元,促进农家院、农产品销售20余万元,助力村民脱低致富。去年,联合党支部被评为区级先进党组织、“广阳式”基层治理示范点。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