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诚信理念】树立诚信理念 共建信用家园

诚实守信是人类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良道德品质。诚信既是个人道德的基石,又是社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条件。诚信缺失的个人将失去他人的认可,诚信缺失的社会将失去人与人之间正常关系的支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加强公民的诚信品质。

一、诚信的内涵

诚信就其内涵而言,包括诚和信两方面。“诚”的内容又包括两方面:一是真实,二为诚恳。“信”字由人字旁加一个言字组成,指的是人说话要算数,对自己的承诺负责,要言而有复,诺而有行。

诚信经常互训连用:一方面,用诚来解释信,用信来解释诚,“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另一方面,诚信结合在一起,表示诚实无欺、恪守信用之义。


二、为什么要诚信

一是对社会的整合作用。如果社会的个体和群体都有诚信意识,都严守诚信道德底线,讲求立诚守信,即形成诚信社会,则社会关系必然是和谐的,是一个有凝聚力的社会,也即是说诚信在社会关系中就起到了润滑作用、整合作用。

二是诚信是“立身之本,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有浓厚诚信道德氛围的社会,必然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求真务实,明诚向善,这是社会文明进步之道,激活和雄厚社会资本之道,持续发展之道,奔向康乐社会之道。

三是诚信是从商的道德准则。诚信历来是中国“良贾”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普遍推崇的商业伦理。而经济活动中的诚信问题与人们的功利行为切切相关。对利益和效益的追求,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目标,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去谋利。即正确处理“义”与“利”之间的关系。


为全面加强社区居民的诚信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近日,房山区在窦店镇开展“信用进社区”诚信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共发放诚信建设宣传材料200余份,100余人参与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一边向居民发送有关诚信内容的宣传单,一边向居民们讲解信用有关知识,比如“信用承诺是什么?”、“信用信息包括哪些?”,并引导居民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征信,了解自身信用状况,增强居民“知信、用信、守信”意识,构建“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此次活动的开展,不仅宣传了诚信理念,科普了诚信知识,更对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