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专版报道|房山:助企赋能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发布“房山区助企赋能八大行动计划”,通报全区68项重点项目进展情况,中关村房山园园区城市更新首批引入企业代表集中签约……日前,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召开,1030余家“服务包”企业负责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与房山区领导和各部门、各街乡镇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开启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新篇章。2023年,房山区将全面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企企都是招商大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全力建设“六大房山”,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篇章,做出重要的房山贡献!
每月27日是“房山爱企行动日”,2月27日召开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发布“房山区助企赋能八大行动计划”,仿佛一股热流,涌进在场每一位企业家的心里。
“千企大走访”行动计划早在年初便已启动,全年将开展4轮。按照经济贡献完善“服务包”三级走访机制,区领导带头、区级部门协同、乡镇(街道)全覆盖。坚持“个性化会商、一体化走访、清单化服务、项目化推进”,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对企业提出的合理诉求照单全收、提级提速办理,做到“无时不在、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全面落实“企业你来干,手续我来办”行动计划,变“窗口办”为“上门办、跟踪办、全程办”。第一期选派20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协助企业办理报批手续、申报项目资金、资质认定等工作;为建设项目全程开展“帮代办”服务,协调做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工作,协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竣工、早投产。
“企业有问题可以直接说,有困难可以直接提……”今年2月的一个周末,一场别开生面的企业家恳谈会,让中关村房山园充满了春日的暖意。区领导与企业家们围坐一起,面对面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开场白,没有总结讲话,企业家当场提问,得到满意答复之后,可以提前离场,不用陪会。
房山区发布的“周末恳谈会”行动计划,明确建立“周末恳谈”常态化机制,区领导利用周末时间与重点企业“面对面”沟通,全年计划24次。政府要借“恳谈”之机,当好企业需要的“及时雨”,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推动企业发展的“暖心人”。
“助企扩融资”行动计划是房山区助企赋能的又一重磅措施。定期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搭平台建机制,每季度组织驻区金融机构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鼓励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供应链金融、综合授信等方式深度参与区内重要领域、核心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聚焦重点园区提供金融服务。组织中关村房山园、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内有融资需求企业进行投融资路演活动,强化融资端和投资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组织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机构“走进良乡大学城”,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资源支撑……房山区要为驻区企业引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智能制造是今年房山区聚焦的四大产业集群,将通过“产业强链补链”行动计划,“抓龙头、优链条、育集群”,推进产业链做长做强,不断攀高、升级、进位,推进区域高精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外,“企企都是招商大使”行动计划,就是要聚焦四大产业推动以商招商。“优才优服”行动计划,则是要着力打造服务企业人才品牌,强化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拓宽服务路径,丰富服务内容,提升人才集聚效应。
2月25日,中建智地高教园9号项目工地上,红旗招展,一台台挂着红绸的施工车辆整装待发。该项目自2月7日中建智地竞得地块以来,北京市规自委房山分局,房山区住建委、发改委、园林局、人防办等部门提前规划、高效审批,“多规合一”当日会商、即交即办,规划许可证当日取证,政企合力跑出了“房山速度”。
以上是“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行动计划的一个鲜活案例。房山区要加快行政审批改革力度,扩大“告知承诺+容缺受理”范围,切实解决项目审批中办事难、效率低、反复跑等问题,在做好审批便利化的基础上向极简化迈进。通过整合多方成功经验,以更大力度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建设房山项目审批“快车道”。
房山区“助企赋能八大行动计划”的全面启动,将扎扎实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促进政策更加精准、企业更为满意、市场更具活力,为全力建设“六大房山”培育良好土壤、提供更加有力支持。
绿树掩映中,灯火辉煌的厂房好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其中。这是北京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标准化厂房的效果图。当下,项目工地正在紧张施工,钢筋水泥浇筑的地基伴随春风不断长高。
2023年,房山区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秉承“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将着力推进一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的重点项目。
良乡大学城拓展区东区一级开发工作、新型储能示范产业园建设、卫蓝固态锂电池总部及研发中心、京东方数字医院项目建设、琉璃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和国际葡萄酒小镇一期建设等2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将启动或推进。
元宵节刚过,长阳镇06、07集中供热工程现场就忙碌起来。作为房山区重点民生项目,这里将新建1座热源厂,为安置房项目提供更优供暖保障,力争将项目建设成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首都人口疏解示范区。
今年房山区将同步推进琉璃河中心区棚改,长阳06、07街区棚改,阎村棚改等城市更新及棚改项目工作。另外,加快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建设,推进京雄高速、京良路西段、西太路年内全部竣工通车,开工建设长沟国家泉水湿地公园、霞云岭国家森林公园二期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和环境提升。
良乡大学城目前最大单体建筑——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AB座教学科研楼项目已全面复工,计划今年12月竣工,2024年正式启用。根据规划,这座体量庞大的楼宇总建筑面积约7.1万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1层。建成后,通过中心庭院和连廊,将4个学院空间环境实现无缝衔接,对于拓展办学空间,提升办学条件,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房山区将加快北京工商大学二期项目建设进度,推进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中部、房山区中医医院新院区建设工程、北京核工业医院核技术医学应用示范项目尽快取得开工手续。
同时,将重大项目储备库中丁家洼水厂、十一奉先学校、宣武医院房山院区、青龙湖亲子度假酒店等15个重大项目列入前期推进名录,加强项目转化升等调度,力争实现年内开工。
房山区坚持区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常态化机制,把重点项目工作任务细化落实到有关部门,加强督促指导。落实“专班跟踪+定期调度+协调督办”工作机制,高频高效调度解决投资落地难点问题。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重大产业项目,在土地、资金、能源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保障。切实保证重点项目用电、用水、用气和物资运输等方面的需要。
“一键除雾,使手术更安全、更流畅。”新年伊始,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便佳音频传。园区入驻企业北京图灵微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应用于医院手术室的HA100除雾气腹机获批上市。这是全球第一台实现主动除雾的气腹机,其独创的“一键除雾”功能,可以高效解决医务人员在手术室中因擦拭镜头而被迫中断手术的困扰。
今年以来,中关村房山园紧盯产业链龙头企业引优育强,全力以赴加快城市更新项目建设,产业集聚态势进一步凸显。
2月27日,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巨燕博源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天华世工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华盈央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园区城市更新引入首批代表企业与中关村房山园管委会进行集中签约。未来,房山区将紧抓城市更新机遇,打造成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年初开始,中关村房山园已对接达芬骑、阿迈特等110余家项目单位,近30个项目即将落地,形成“签约落地一批、接洽推进一批、甄别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工作格局。依托海博思创等龙头企业加快新型储能示范产业园建设,京东方数字医院、京东“亚洲一号”等重点项目按计划有序实现开工,集联光电、普凡防护产业化项目年内动工建设,实现“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此外,重点围绕“宜买则买”“宜租则租”“宜转即转”“宜提则提”四个方面开展城市更新工作,通过“买、租、转、提”四个步骤,将园区闲置空间进行分类处理,为入园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就在2月,我们单位承担的一个重要科研项目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审批,入驻房山一处全新的科研大楼,未来有望填补该领域内的一系列空白。”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房山区努力探索的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为初创企业在科技研发、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优质的营商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着市场主体的根苗茁壮成长,让广大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迸发,从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
2023年,房山全区各部门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新,以眼光向外的态度服务,打好行政审批改革的“组合拳”、做好服务企业的“金牌店小二”、当好企业纾困解难的“暖心人”,努力营造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良好氛围。在全区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认真梳理现有各类人才保障性政策,坚持需求导向,聚焦人才最关注的落户、住房、教育、医疗等领域,不断完善人才保障体系,吸引更多人才来到房山、留在房山,创新正向激励机制。特别是要紧抓城市更新契机,大力推动园区提质增效,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助力企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腾笼换鸟”。
“通过这次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切实感受到了房山为企业服务、助力企业发展的强烈信号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加看好房山的发展环境,我们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扎根房山、建设房山、深化合作,实现持久共赢。”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现场,众多企业家为房山点赞,也表达了与房山实现共荣共赢的良好心愿。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房山全区上下将强化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赶超跨越的使命感,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各项改革工作,奋力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时光无言,在这明媚春天镌刻难忘印记。梦想无垠,拓开京西南大地气象万千。“明天会更好”是房山区与驻区企业的共同信念。“六大房山”建设的号角业已吹响,政企携手、勠力同心,将推动“一区一城”新房山现代化建设开启更加辉煌新篇章。
本期编辑:李惠旸 王晓菊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