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核医疗 同心爱企日”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工程暨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工
6月27日上午,“共建核医疗 同心爱企日”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工程暨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孟琰彬,区委书记邹劲松,区委副书记、区长阳波出席开工典礼。
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新镇街道北京核工业医院四〇一院区,项目总体建设规模8.1万平方米,计划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计划建设核医疗中心和五官中心,核医疗中心内设核素诊疗中心、放疗中心、核应急医学救援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北京核工业医院核技术转化医学进程,提升医院收纳病患能力,兼顾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保障任务。
王寿君在致辞中表示,北京核工业医院作为中核集团在京唯一的一所医疗机构,这些年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进入新发展阶段,北京核工业医院应更进一步聚焦优势,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建设,辐射、带动整个京津冀乃至全国的核医疗产业发展,让核技术普惠人民生命健康。中国核学会将团结更多核医疗工作者,开展有价值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核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强核医疗人才培养,为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项目发展做好支撑。
申彦锋代表中核集团对房山区长期以来给予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指出,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项目的开工,将显著提升北京核工业医院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助推“六大房山”建设,让核技术医学更好造福人民群众。北京核工业医院将把握好发展机遇,时刻牢记中核集团“强核强国、造福人类”使命,持续推进医疗服务改革发展,持续增强服务百姓健康能力,建设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为房山区发展、核医疗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邹劲松在致辞中表示,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工,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心血和汗水,也体现了中核集团的远见卓识和作为央企的责任担当。上世纪50年代,中国核工业肩负共和国的红色使命,在这里建成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为我国“两弹一艇”研制攻关作出历史性贡献。今天,我们围绕“共建核医疗 同心爱企日”主题相聚,共同见证房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工程暨中核集团(北京)核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开工典礼,共同见证房山区与中核集团深化央地协作的全新成果。当前,房山区正在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格局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五子”联动中找准定位,全力建设“六大房山”,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的房山答卷。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健康、智能制造四大产业方向,打造四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构建“1+3+N”重要功能区。坚持靠前服务,在全市探索形成并率先推出“拿地即开工”“交房即交证”等创新举措,大幅降低企业成本,获得广泛好评。同时持续深入开展“只要你来干、手续我来办”等助企赋能八大专项行动,建立了区领导与企业家周末恳谈会机制,全力当好“金牌店小二”。强调,房山区高度重视与中核集团的系列合作,已与中国宝原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将本项目列为区级重点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项目落地。未来,希望中核集团为房山区131万人民带来更加优质的医疗资源,同时发挥产业链优势,立足房山、深耕发展,带动更多高精尖产业落户房山。
中核集团安全环保部、经营管理部、综合部、战略规划部、财务部、产业开发与国际合作部相关领导,中国核学会,原子能院、中国宝原、同方股份、中国同辐、中核华建、中核医疗、核工业总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北京核工业医院等相关领导以及核医疗专业领域专家,区领导李进伟、靳璐,共1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
本期编辑:王小原 王晓菊
现场记者:庞艳芳 于尧
信息来源:房山区融媒体中心
内容审核:巴金鹏 武霞 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