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的旗帜 | 鲍彦隆:扎根一线,用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房山区委组织部、房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高扬的旗帜》系列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在“五子”联动中找准定位,担当作为,全力建设“六大房山”,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北京篇章的房山答卷。

今天就和方方
一起来看看
房山工业(集团)公司所属
北京北一良工机械有限公司
生产部数控班班长
数控铣工技师鲍彦隆的故事

在数控铣床操作和运用中,鲍彦隆并不是最聪明、上手最快的那个,但是刻苦与钻研弥补了不足;因工作需要,一个岗位接着一个岗位的调换,鲍彦隆成为了能够操作多种型号数控铣床的多面手;他痴迷在数控铣床的海洋中,将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倾囊相传给徒弟们……
从2007年开始,鲍彦隆连续5年获得了北一良工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在2010年房山区技能大赛中,他获得了数控铣工第一名;2012年获得了“首都劳动奖章”;2015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学技术,长本领

1990年出生的鲍彦隆从技工学校一毕业,就进入到北京北一良工机械有限公司,学机械加工专业的他入厂后被分配到龙门铣岗位,开始跟着师傅学习。一个岗位接着一个岗位的锻炼,使其成为了能够操作多种型号数控铣床的多面手。鲍彦隆坦言道:“知识的匮乏,这是我的弱项”。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鲍彦隆就跟着了“魔”一样,上班跟技术人员学习、探讨数控铣床方面技术问题;下班,他一头钻进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在数控技术操作和理论知识的恶补之后得到实践。
传帮带,求创新
将近十七年的积累和收获,作为北京市劳模的他不管是技术还是经验都有了扎实的基础和长足的进步。从2010年起他一共带出十几名徒弟,他和徒弟们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学到的知识、技术,利用报废工件制作工装夹具几十套,技术革新百余次,参与工艺调整和修改不计其数。徒弟们也以鲍彦隆为目标,以工匠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己,为企业作出贡献。
敢破题 善破题
公司接到了特殊零件的加工任务,时间只有三天。时间紧、任务重,关键时刻他揽下了这项工作任务。回车间后,他立刻组成技术小组,徒弟们分工协作,有序推进,但就在最后一道工序快要完成时,突然被卡住了,图纸标注直径160毫米的轴承孔直径公差只有正负0.005毫米,就是说他们的差距只能在0.01毫米之内,相当于人头发丝的八分之一左右。经过研究,他想到只能用标准的刀片在砂轮上进行手工修磨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完成,由于俯身磨刀时间太长他腰疼的厉害,起身时差点没站稳,幸好徒弟手快扶住了他。随后,当刀具上好开动机床,加工出来的工件表面犹如镜子一般,上表测量加0.002毫米,他们激动地表示成功了!
立潮头 担使命
2021年房山区第九次党代会,鲍彦隆作为基层代表负责任地履职尽职,让更多人了解基层情况,为深入研究基层党建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在公司的这些年里,由于他表现比较突出,曾多次受到表扬。鲍彦隆表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企业要发展要生存,就需要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勇于担当,认真负责,继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为建设“六大房山”做一颗坚硬的螺丝钉。
本期编辑:刘晓会 王晓菊 信息来源:房山区委组织部 信息来源:房山工业(集团)公司 内容审核:巴金鹏 武霞 马妍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