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新”抗灾 共渡难关 北京房山两新组织洪水中坚定信念诠释担当


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猛烈侵袭房山大地,雨情水情汛情远超“7.21”水平,房山区28个乡镇街道遭受严重洪灾。面对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区两新组织在市委、区委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职工同全区人民一道,全力参与防汛抗灾,展现两新组织责任担当,彰显两新人士的家国情怀。

齐动员,万众一“新”抗洪灾。汛情当前,区委两新工委各成员单位积极发声、正面引导,向各领域两新组织发起倡议,号召全体两新组织投身防汛抗灾。

区委两新工委第一时间向全区广大两新组织发起《倡议书》,号召两新组织积极开展互助自救,并发挥行业优势支援防汛工作,展现两新担当;区委组织部通过微信公众号、党员信息平台等渠道发出倡议,号召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参与防汛救灾工作,在全区灾后重建工作中开展“旗帜领航、先锋担当”专项行动;区总工会向全区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万众一心、凝聚合力,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各项工作;区工商联发出《致全体会员的一封信》,号召会员单位积极自救、加强防范,加紧生产、多做贡献,义利兼顾、关爱社会。洪水退去后,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团区委第一时间发起《致全区青年、青年志愿者、青年突击队、青年文明号投身灾后重建的倡议书》,号召各类青年队伍主动出击、真情付出,凝心聚力贡献青春力量;区妇联发起《致全区各级妇联组织、广大妇女姐妹的倡议书》,号召广大巾帼志愿者携手并肩守望相助,为我区打赢抢险救灾、灾后重建攻坚战中贡献“半边天”力量。

献爱心,凝“新”聚力展情怀。天灾虽无情,人间有大爱。防汛救灾的危难时刻,广大两新组织以及企业人士纷纷施以援手、捐资捐物,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宝贵精神。据不完全统计,全区100余家两新组织向受灾地区捐赠生活、食品、应急救灾等物资共计75.2万余件,捐款638.9万余元。

京一根(北京)食品有限公司(即:北京德润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自身工厂受灾直接损失600多万元的情况下依然心系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京一根抗洪救灾和物资捐赠小组”,9天辗转11地,累计向灾区捐赠食品等物资13550件,价值68.5万元,一心让受灾群众吃上一口“热乎饭”。

万达汽车服务集团向受灾严重的霞云岭乡政府捐赠100万元、集团党支部32名党员募集善款15150元用于救灾和重建等工作,集团下属分店还捐赠无线通讯设备6台,为山区赈灾提供车辆12辆,派出人员18名,以实际行动为灾区尽一份力量。

北京市永超汽车维修服务有限公司为区市政管委捐赠抽水泵、方便面、矿泉水等价值11.6万元的物资,为阎村镇捐赠10万元,第一时间为琉璃河镇、十渡镇、史家营乡等受灾严重乡镇送去矿泉水、方便面、八宝粥等所需食用品。同时,组建成立9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员工组成的民兵队,到窦店镇板桥村参与灾后清污,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当先锋,勠力同“新”显担当。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场。各两新组织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主动配合各级党组织和行业主管部门,协助做好物资保供、志愿服务、查险排险等工作。

北京航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快速集结,充分利用企业无人机技术优势,收到救援指令后,迅速抽配无人机团队飞手组成应急救援小组,连续奋战10天10夜,累计投放73架次无人机,为断路、断电、断网、断水的11个“孤岛村”成功投放共计867.5公斤的通信设备、应急电源、蔬菜食品、日常药品等物资,有效缓解受灾群众物资紧缺,打通通信盲区,助力灾情调度指挥。

攀天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在大石河桥遭洪水冲击发生坍塌的危急时刻,将办公区作为临时避险安置点,支部党员全部投入转移群众工作中,成功转移受灾居民群众200余名,并号召党员、商户为灾区群众献爱心,尽绵薄之力。


为完成由燕山火车站到十渡镇的防汛救灾和捐赠物资的运输任务,燕山地区两新组织组建多支党员先锋队,来自燕山地区天钲公司、正邦公司、玉龙公司等企业中的230余名党员、职工与志愿者一同连夜奋战,完成了350余吨货物的搬运工作,为助力灾后重建、做好群众服务保障贡献两新力量。

北京我爱我家华熙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积极组建“防汛突击队”支援一线,主动召集受灾社区的驻守员工参与社区雨后清淤,并组织所有门店发起“守护社区”行动,凡受灾群众租房免除客户佣金,为受灾群众送去煦然暖意。


北京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奔赴灾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在重点及危险区域开展巡逻、搜救、为灾民补给等工作。非常遗憾的是,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房山蓝天救援队刘建民、王宏春2名同志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献出了宝贵生命。为表彰和学习他们的英勇事迹,中共北京市委决定,追授刘建民同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北京市人民政府评定王宏春、刘建民同志为烈士。


危难时刻方显本色,攻坚克难勇当先锋。房山区广大两新组织在此次防汛救灾过程中勇毅前行,守初心、担使命,发扬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两新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坚信,在包括两新组织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够夺取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最后胜利,一定能够让幸福家园早日重建、大美房山早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