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勇进,奋楫扬帆——写在区“两会”召开之际

图片

图片

舟行激流不惧浪,奋楫扬帆又一年。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房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攻坚克难,勇毅前行。

这一年,面对“23·7”特大暴雨灾害,面对“最冷12月中旬”的暴雪极端天气,房山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人民至上的坚定决心和不屈精神,战胜诸多严峻考验。

这一年,房山全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一手抓统筹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在“五子”联动中找准定位、展现作为,“六大房山”建设佳绩频传。

这一年,房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完善,绿色生态推进,民生福祉增强,社会和谐稳定。

这一年,房山用自己的不屈服,战胜了种种的不容易,守护住了一方百姓平安,织就了131万房山人民的幸福希望。



暴雨无情人有情,不畏寒雪因送暖




12月16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低温预警,北京气温不断刷新新低之时,大石河畔的窦店镇苏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一片浓浓暖意。

几个月前,这里曾经是“23·7”暴雨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村547户房屋被淹,洪水最高的时候淹到了1.5米,村民不得不躲到了楼房二层。

图片

退伍老兵队伍帮助转移受困居民

当时,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房山区山洪肆虐,河流漫溢,10条县级以上公路、230条乡村公路、119座桥梁受损严重,77个村断路;132个村通讯中断;134个村和16个社区供电中断;7千余辆车被淹;约103万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影响。

危难当前,房山第一时间启动了“1办25组”应急指挥体系,在最短时间内打通了抢险救灾生命线,用尽最大力量,确保了受灾群众的妥善安置和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

洪灾过后,房山更是第一时间启动了淤泥清理、灾情鉴定、恢复重建等工作。

图片

8月27日房山区举行灾后重建项目全面开工誓师大会

实施“双师”下乡、“建材大集”、工匠培训等暖心举措,完成7346户住房修缮,异地重建选址全部确定,4565户住房重建已开工80%。逐村逐户完成受损供暖设施修复和优质型煤、电卡配送,在全市率先开展“光伏+储能”新能源取暖试点,系列举措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在入冬之前,受灾群众要么已经乔迁新居,要么已经完成了房屋的维修与换新。

时隔半年,寒潮来袭,暴雪突至。12月12日开始,北京市气象局连发暴雪黄色(后升级为橙色)、寒潮蓝色、道路结冰黄色3个预警,整个北京都迎来了“最冷的12月中旬”。

但此时,不论风雨还是霜雪,寒意都已经被驱在门外。

图片

制热设备正常运转,确保受灾村民过上一个“暖冬”

面对又一次极端天气考验,已经做好准备的房山,再次展现出了自己的齐心协力: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各级党委、政府紧盯主体责任落实、物资准备、应急处置以及灾后修缮房屋供暖、接诉即办,除雪除冰、供暖、电力、通讯等保障部门连续作战,沿街单位、商户、居民也主动清理起门前积雪……

最终,强降雪期间,房山运转平稳有序,群众温暖过冬,料峭冬寒,终成瑞雪。


笃行不怠促发展,踔厉奋发为民生




一年来,在经受住了疫情防控转段过渡、“23·7”特大暴雨灾害、“最冷12月中旬”暴雪极端天气应对处置等重大考验的同时,房山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奋力加快“六大房山”建设,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经济社会指标圆满完成。

图片

中关村房山园

作为首都南部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做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优营商环境,既是房山的责任,也是房山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方面,房山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加大对重点产业、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高站位谋划良乡大学城建设,“1+3+N”重要功能区建设全面提速,四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提升。

图片

晚霞中的良乡大学城
这一年,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超过4.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作为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多年来,建设更加宜居、平安和幸福的房山,一直是房山的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更是全区上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社会事业方面,房山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提质增效,城市功能品质持续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有序推进。
这一年,全区成功完成民生实事40项,化解历史遗留问题6项,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9342人,新引进签约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市第二中学等4所优质学校,与东城区、西城区、秦皇岛市签署全面教育合作协议;新增中小学学位2660个、学前学位810个。京东方智慧医工核心能力中心一期投入运营,谋划建设房山国际创新医疗城。
图片
好山好水好生态,环境美、生活美、人文美一体推进,生态底蕴与人文精神之美交相辉映,是房山最靓丽的一张“金名片”。

在生态环境方面,房山区坚持规划引领,坚持城乡统筹,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乡村振兴扎实推进,生态扩容成效显著,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化。

这一年,全区28项“疏整促”专项任务已全部完成,治违销账369.1万平方米,腾地销账371.5万平方米。国家卫生区率先高分通过复审,完成创森核查验收,27个街乡镇基本达到“创建无违建”验收要求。河湖“清四乱”动态清零,更以全市第1名成绩入选水利部的首批小流域提质增效项目重点推进县。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




回顾过去的一年,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极端天气,都没有让房山前进的脚步稍有停顿。

面对种种“不容易”,房山以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团结和实干守护万家灯火。成绩,来之不易;这背后是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基层一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

图片

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房山北站

面向2024,房山已经开启新的征程。

作为北京向雄安新区进发的桥头堡和城市发展转移的中间站,房山区在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亦是疏解首都核心产业与城市人口的重要新城,是“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将肩负起内承外接的重任。未来,更有望打造北京南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23·7”特大暴雨灾害,农村山区道路、供电、通信、供排水、水利等基础设施不足问题凸显;而灾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还没有全部恢复。这些,都是在2024年,房山需要应对的挑战。

但房山已为此做好准备。

图片

规划建设108新线高速、涞宝路新线高速
面向未来,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在新的一年,房山将坚持规划引领,立足长远,全力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全面统筹推进规划实施,全面实现产业企稳回升,全面推动城乡面貌焕新,全面修复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能力。

图片

房山区首个五星标准综合性目的地度假酒店—房山君澜度假酒店

在新的一年,房山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集聚,深化文旅融合,做精“源文化”品牌,积极融入“两区”“三平台”建设,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质量建设京西南消费高地,构筑首都西南安全屏障。

图片
在新的一年,房山将聚焦高品质城市建设,在医疗、教育、交通、市政、住房、基础设施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城市承载力,着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持续强化韧性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片

首创奥特莱斯—华北地区最大的奥特莱斯单体店

展望2024,房山区将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牵引,认真落实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和区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志存高远、厚积薄发,充分发挥“四大优势”,全力建设“六大房山”,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双胜利,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房山贡献!

图片

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北京基地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