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园林绿化局成功救助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雕鸮
成功救助雕鸮(xiāo) 3月28日下午17时许,区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接到热心市民来电,称位于周口店镇周口村有只鹰的翅膀被线缠绕住挂在树杈上,需要救助。 接到电话后,房山区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赶赴现场。经核实,市民口中的鹰为雕鸮成体,属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由于雕鸮被缠绕在较高位置,工作人员联系消防员共同进行救助,成功救下后及时清理余线并观察是否有明显外伤,随后将雕鸮转运至区野生动物临时救助站,对雕鸮进行简单的喂水,补食,待其状态好转后转运至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动保中心救助雕鸮现场 雕鸮(xiāo)(学名:Bubo bubo):是鸟纲、鸱鸮科、雕鸮属动物。别名:鹫兔、怪鸱、角鸱、雕枭。属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耳孔周缘有明显的耳状簇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胸部体羽多具显著花纹。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全天可活动,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食性很广,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刺猬、蛙、昆虫、雉鸡以及其他鸟类,有时甚至会捕食有蹄类动物,叫声深沉。 雕鸮 王伟|摄 近年来,区园林绿化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多举措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 一是开展专项行动,筑牢防控体系。以水源地、野生动物栖息地为辐射面,全方位、无死角开展巡逻防控、清套行动,对野生动物栖息繁衍密集的山区林区、林场等地区,进一步加大野外巡护监测看守力度,全面清除粘鸟网、猎套等非法猎捕工具,维护候鸟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 二是加强保护举措,大力开展救助。按照及时、就地、就近、科学的原则,有效开展对受伤、病弱、饥饿、受困野生动物的救助工作。截至目前,我区共救助野生动物389只。其中: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4只、国家二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61只、“三有”保护动物279只、北京市重点保护动物45只。 三是强化部门联合,形成保护合力。联合市公安局房山分局森林公安大队开展“绿剑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协同作战、同向发力,形成执法合力,开展不定期执法检查,进一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净化市场交易环境,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 四是拓宽宣传渠道,增强保护意识。充分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活动,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条幅、现场讲解等传统方式与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政策,提高广大市民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坚决抵制违法犯罪行为。 科普小课堂 一起来看看咱房山 都记录到哪些鸮们吧 雕鸮: 中文名:雕鸮 英文名:Bubo bubo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鸟纲 鸮形目 鸱鸮科 雕鸮属 习性:栖息于山地森林、荒野、林园灌丛,以及裸露的高山和峭壁等各类环境中。除繁殖期外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休息。以各种鼠类为主要食物,也吃小型脊椎动物及昆虫。 繁殖:繁殖期3-5月;每窝产卵2-5枚;孵化期26-35天性成熟1-3岁;寿命13-20岁。 长耳鸮: 中文名:长耳鸮 英文名:Asio otus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鸟纲 鸮形目 鸱鸮科 耳鸮属 习性: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林中,常垂直的栖息在树干近旁侧枝上或林中空地上草丛中,黄昏和晚上才开始活动。平时多单独或成对活动,但迁徙期间和冬季则常结成10-20只,有时甚至结成多达30只的大群活动。 繁殖: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3-8枚,通常为4-6枚。孵卵过程全部由雌鸟承担,孵化期为27-28天。寿命约12~20岁。 红角鸮: 中文名:红角鸮 英文名:Otus scops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鸟纲 鸮形目 鸱鸮科 角鸮属 习性: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通常单独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树上浓密的枝叶丛间,晚上才开始活动和鸣叫。鸣声为深沉单调的chook声,约三秒钟重复一次,声似蟾鸣。雌鸟叫声较雄鸟略高。主要以鼠类、甲虫、蝗虫、鞘翅目昆虫为食。 繁殖:繁殖期5-8月,营巢于树洞或岩石缝隙和人工巢箱中。每窝产卵3-6枚,雌鸟孵卵,孵化期24-25天。 短耳鸮: 中文名:短耳鸮 英文名:Asio flammeus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鸟纲 鸮形目 鸱鸮科 耳鸮属 习性:多在黄昏和晚上活动和猎食,但也常在白天活动,平时多栖息于地上或潜伏于草丛中,很少栖于树上。飞行时不慌不忙,不高飞,多贴地面飞行。常在一阵鼓翼飞翔后又伴随着一阵滑翔,二者常常交替进行。繁殖期间常一边飞翔一边鸣叫,其声似‘不-不-不-’,重复多次。 繁殖:繁殖期为4-6月,每窝产卵3-8枚,偶尔多至10枚,甚至14枚,一般为4-6枚。雌鸟孵卵,孵化期24-28天。雏鸟晚成性,孵出后经亲鸟喂养24-27天即可飞翔。 纵纹腹小鸮: 中文名:纵纹腹小鸮 英文名:Athene noctua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鸟纲 鸮形目 鸱鸮科 小鸮属 习性:常见留鸟,广布于中国北方及西部的大多数地区,高可至海拔4600米。部分地昼行性,常立于篱笆及电线上,好日夜发出占域叫声,拖长而上扬,音多样。在岩洞或树洞中营巢。通常夜晚出来活动。以昆虫和鼠类为食,也吃小鸟、蜥蜴、蛙类等小动物。 繁殖:繁殖期5-7月,每窝产卵2-8枚,孵化期28-29天,需要亲鸟喂养45-50天才能飞翔。 信息来源:房山区园林绿化局 编辑:王小原 张成鑫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