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京蒙对口协作工作成果丰硕——察右中旗篇

图片

北京市房山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

察右中旗对口协作以来

立足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注重将两地的“强项”与“优势”结合

多措并举协助察右中旗壮大产业基础

激发内生动力,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

图片


从2010年起,房山区深入开展与察右中旗的扶贫协作,坚持高位推动、产业联动、示范带动、人才互动,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帮实扶,从脱贫攻坚“输血式帮扶”的1.0时代,到“造血式协作”的2.0时代,再到产业振兴的3.0时代,不断开创京蒙全方位、高水平协作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图片


京蒙协作工作开展以来,房山区携手察右中旗,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89亿元,实施项目169个,销售特色农产品3.03亿元,累计带动农村人口就业5150人,聚焦产业协作共赢新主题,开启了乡村振兴新征程。

产业联动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产业是兴旺之基、致富之源。近年来,京蒙两地围绕“两个基地”建设,从引导企业落地、共建产业园区、发挥产业对接平台效能、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等方面发力,累计共建产业园区2个。援建扶贫车间6个,引进“京一根”(内蒙古)马铃薯深加工项目落地中旗,帮扶阴山优麦企业提档升级,助力冷凉蔬菜仓储库建设。

图片




图片

紧盯特色资源,引进科技企业和发展当地龙头企业,建设规模化、品牌化、高效益产业链条,将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利用京蒙资金,扶持当地龙头企业“阴山优麦”创建“蒙薯”品牌,产销全国;引入“京一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厂运营,实现“绿品出塞非遗落蒙”,生产的无明矾干湿粉条,远销欧盟。察右中旗的红萝卜、马铃薯不仅销售全国各地,还出口越南和马来西亚,为进一步延长农产品存储、销售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京蒙帮扶项目大力发展农产品仓储恒温保鲜库建设,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变一季销售为四季销售。直接受益4个村1968人,可解决30万吨马铃薯、20万吨冷凉蔬菜的贮藏、保鲜问题。

图片




图片

围绕优势产业资源,重点支持澳洲白有机羊示范园建设,生产和经营澳洲白种羊,采用“企业+科技服务站+农牧民合作户”的模式与当地农牧民共同打造肉羊产业联合体,全面助力察右中旗肉羊养殖和屠宰加工提质增效。

图片




图片

聚焦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对乳泉奶食品厂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奶食品厂产能,对产品线进行升级改造,把牧区传统奶食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将低效率的“手工作坊”升级为高效率的“标准化厂房”。

图片




图片
示范带动 探索巩固脱贫“新路径”

强基础、补短板、促提升,集中资源,发挥优势作用,因地制宜推进5个示范村建设,由点及面带动全旗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

通过京蒙协作机制,帮扶乳泉村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方面振兴。

图片

新建温室蔬菜采摘大棚5亩,发展蔬菜展示观光产业。

图片

建设乳泉村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及乡村大舞台,为村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凝心聚力 激发人才振兴“新动能”

京蒙协作一直在路上。自脱贫攻坚以来,京蒙两地坚持互派干部挂职。房山区已累计派出7批援蒙干部到察右中旗挂职,179名房山区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行各业服务,为当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图片

图片





图片

医疗帮扶专家突破了察右中旗医院在腔镜微创手术方面人才匮乏的限制,为更多疑难疾病患者解忧纾困,也为察右中旗医疗卫生单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农技人才专家根据察右中旗实际,编制了大棚种植技术汇编,在全旗进行推广,有力提升了种植户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教老师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获得“教学能手 师德楷模”的称号。

携手前行 开启京蒙协作“新篇章”

房山区与察右中旗不断完善帮扶工作机制,围绕京蒙协作六个“倍增计划”持续用力,进一步拓宽结对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渠道,促进帮扶地区农民稳定增收。房山10个乡镇街道与中旗12个乡镇开展“一对一”帮扶,29个村、29家企业及29家社会组织分别与中旗29个脱贫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和“社会组织结对”工作,2024年投入帮扶资金575万元,捐物捐款582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1个,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等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帮助察右中旗搭建销售平台,线上、线下组织开展消费帮扶活动,多途径宣传推介察右中旗特色产品。发挥区内优势,通过举办庙会、展销会、商超对接、直播带货等消费帮扶平台优势,截至6月底已累计助力察右中旗销售特色农产品1.06亿元。同时,为鼓励察右中旗特色农畜产品销售,投资120万元帮扶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销售农畜产品给予仓储物流环节补贴,得到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一致认可,并且在全市进行了推广。房山11所学校对接中旗12所学校,持续加大帮扶力度,选派教学名师,延长帮扶时间,推动京蒙结对旗县教育协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将“双减”中的飞象双师素质课堂作为试点引入中旗东街小学,为学生提供艺术启蒙、思维训练、心理教育、传统文化、工程科技等领域上百门高品质双师素质课程,得到学生和教师的高度认可,2024年在全旗小学进行推广落地。房山6家医院与中旗7家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建立了房山和中旗远程医疗协作系统,不仅提高了旗医院各科室技术水平,也大大节约了医疗机构及患者的医疗和时间成本。借助“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活动,通过政府网站、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平台、发放传单、张贴海报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不间断地宣传好稳岗就业补贴政策。截至目前,共有1162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其中赴京就业32人,就近就业1043人,其他地区就业87人。


图片




从拿出真金白银建项目到引入先进理念拓产业,脱贫群众不仅走上了致富路也拓宽了新思路

从人员互派交流到推动资源共享,京蒙两地来往多了人气深了感情。

从察右中旗的种养殖基地到房山大型商超、消费市场,不仅鼓了农牧民的钱袋子,也丰富了北京人的菜篮子。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不仅注入了“房山力量”,更感受到了“房山温度”。

图片

2023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增长6.2%和8%

京蒙协作帮扶让察右中旗人民

实实在在获得了受益

真真切切地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



图片



信息来源:房山区发改委

信息来源:房山区挂职察右中旗干部团队

信息来源:房山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刘晓会 王晓菊
审核:武宏 武霞 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