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基层社会共治,“共享法庭”开进社区
“楼顶属于建筑物的共有部分,物业公司应当尽到修缮义务……”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正在就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进行远程调解指导。屏幕这端,人民调解员边听边记,时不时向法院法官提问。
为将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房山区人民法院与西潞街道
西潞司法所等联合打造了
一家集惠民、便民、利民于一体的
社区共享法庭
近日
“一潞为民”共享法庭
在西潞街道邻里中心正式启用
共享法庭,通过数字赋能、系统集成,把党建共享、调解指导、纠纷化解、网上立案、线上诉讼、普法宣传等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共享法庭是房山区人民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协同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的新路径,也是建设“枫桥式人民法庭”的重要探索。
依托共享法庭,充分发挥街乡、村社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主导作用,法官远程专业指导,与调解员、社区工作人员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当地纠纷当地调、复杂纠纷指导调、涉诉纠纷邀请调,力促矛盾风险就地妥善化解。
未来,共享法庭将发挥五方面功能:
协调联动、打造党建共享“桥头堡”
以党建引领为根本,畅通组织联动体系。通过党建共建活动,了解辖区群众司法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将共享法庭打造为司法审判与党建共建相融合的“桥头堡”。
数字赋能、打造诉讼服务“微法院”
依托在线立案、在线庭审系统,通过共享法庭网络设备,支持、指导人民群众网络立案,在线参加诉讼活动,最大程度节省诉讼成本。
专业强基、打造纠纷化解“终点站”
依托法官工作站,发挥速裁法官、特邀调解员、行业调解组织等多元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指导和培育街乡、社村级调解员,培育一批具有法律思维、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法治带头人”。
优势互补、打造三源治理“加速器”
畅通“12368一号响应”机制,协助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为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指导。贯彻“立审执访一体”理念,积极推进当事人及时履行,努力实现矛盾的实质性解决,推动“诉源、执源、信源”三源共治。
释法说理、打造普法宣传“云课堂”
整合线上线下普法资源,定期更新群众听得懂、用得上的法律知识,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努力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法治“好帮手”“云课堂”。

从“一站式司法确认”便捷通道
到“12368民生热线”的贴心服务
从“法官工作站”深入扎根
到“星夜调解室”的迅速响应
再到共享法庭正式启用
大家亲眼见证了法治精神
在基层的不断深耕与绽放
共享法庭是通过云技术搭桥,多元基层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矛盾纠纷化解的线上法庭。“一潞为民”共享法庭将基层治理法治化的支点架构到群众家门口,是打造多元解纷综合工作平台的一次重要尝试与探索,也是推进“平安好邻居”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法院专业力量,为街道、社区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提供精准、专业指导。


活动现场,西潞街道与长阳人民法庭签署《法治共建协议书》,法官助理为街道四十余名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专题培训,开启了共享法庭的首场法治课堂。
下一步
房山区人民法院和西潞街道
将依托共享法庭平台
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
最大限度打破基层社会共治
在专业、时间、空间的壁垒
凝聚起基层共治合力
做实前端预防、中端化解、后端服务
实现在源头疏解矛盾,化解风险
不断擦亮房山“平安好邻居”的品牌底色
信息来源:房山区人民法院 信息来源:西潞街道 编辑:王小原 王晓菊 审核:武宏 武霞 马妍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