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执法前沿》杂志刊登 :以练为战淬精兵监管服务添动能 ——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多举措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质效

图片

近期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主办的

《生态环境执法前沿》杂志2024年第2期

刊登了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撰写的文章

《以练为战淬精兵监管服务添动能——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多举措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质效》

全文内容如下

👇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党建红” 引领“生态绿”、“敢碳号”助力“生态美”工作理念,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夯实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环境监管能力,优化执法服务方式,多举措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监管质效。

1

聚焦“三化”砺精兵

一是常态化学习练兵。以打造“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房山生态环保铁军队伍为目标,围绕2024年重点工作内容,开展常态化学习交流。利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学习平台,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环保我来讲 ·大家一起学’”岗位建功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全员环境执法专业水平;组织开展常态化案卷评查58件,典型案例交流研讨12次,全面提升执法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污染源在线、排污许可证等工作专项学习,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拓宽工作思路、胜任岗位职责的本领,补齐本领短板。

二是实战化比武练兵。围绕培养“开口能讲、 提笔能写、问策能对、遇事能办”的人才为目标,持续“全年、全员、全过程”参加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练兵和岗位建功活动。2023年荣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比武团体一等奖等2项团体奖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技术比武个人一等奖、公务文稿写作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等10项个人奖项;2024年强化专业领域调查研究,围绕餐饮油烟治理、水生态环境改善、进京路口执法情况、VOCs治理、京津冀协同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参加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调查研究岗位建功活动课题调研5项。围绕优化灾后重建扬尘管控、京津冀(房涞涿)三方共治、生态环境执法帮扶工作机制等方面参加北京市生态文明“微改革、微建设”岗位建功3项, 通过“实战化”练兵比武,培养善于钻研、业务精通、技能熟练、能力突出的行业执法能手,有效提升生态环境队伍专业化水平。

三是体系化考核练兵。紧紧围绕执法大练兵考核指标、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执法考核指标、综合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3项核心任务开展工作。针对重点工作和考核指标,建立“月通报”机制,将高质量完成年度执法任务、移动执法系统建设与应用、执法制度落实、查办重大案件情况、查办典型案例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排名,按月通报,聚焦比成绩、赛亮点、 找差距,营造比学敢超氛围,加强对排名靠后科队的工作督导,切实提高全队综合执法水平。

2

立足“三赋”强监管

一是精准执法赋效。全力提升污染源监察监管质效。细化行业类别、明确执法要点,积极推进餐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自然保护地、京冀联合执法等专项任务,加大自动监控、“热点网格"、“外部监控线索”、PID手持检测仪、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应用。固定源方面,深入推进分级分类执法,开展不同频次的差异化、多要素、综合性检查,出动执法人员9767人次检查点位4075家次;移动源方面,聚焦全时全域, 检查重型柴油车18余万辆。

二是制度保障赋能。护航“根本”,建立制度强效能。全面提升执法能力,细化制定各项制度规范35项。深化落实《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大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实施方案》,坚持以学促练、以练促干,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工作实现赶超跨越、晋位升级打好基础。健全完善《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快速反应机制》、《进京路口、检查站工作和管理制度》、《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人员履职尽责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等,持续优化执法工作机制。压实企业生态环境领域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持续提升环境安全风险应急能力。

三是规范建设赋力。率先完成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从机构职能、人才队伍、制度机制、执法程序等8个方面38项指标进行逐项完善,率先通过机构规范化验收工作,成为北京市首批“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示范达标单位”,持续推动执法机构规范化、装备现代化、队伍专业化、 管理制度化、保障体系化建设,助力全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再提升。

图片


图片

3

践行“三度”优服务

一是助企纾困有力度。推动“末端处罚” 变“前端服务”,开展“监管+厚爱”服务方式, 实施“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主动找到”的“五到”工作法,开展“体检式”入企帮扶180家,排查企业违法风险点,解决企业难点问题;采取“不见面”执法咨询,建设完善“日常不扰、无据不查”的非现场监管执法模式,开展非现场检查1198家次;完善“宣讲性”执法服务,积极做好生态环境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宣传,引导企业知法、懂法、守法,推动企业自觉、自查、自治,增强全区绿色发展内生动能。

二是轻微免罚显温度。贯彻落实说理式执法理念,积极引导“初”错即改,按照《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对符合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的企业,通过批评教育、宣讲相关法律法规来纠正违法行为,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履行主体责任,提升执法效能,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再次发生;同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避免企业因轻微违法背上 “信用污点”,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同步。共作出不予行政处罚立案14件,拟免罚金额148.6万元。

三是服务群众提速度。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落实信访投诉“有求必应、有应必答、有答必复”要求,完善快速接单、快速核实、快速办理,快速反馈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信访工单件件紧盯、举报案件事事查明,2024年1-6月受理接诉即办诉求163件,有效解决机动车尾气冒黑烟问题、企业排放污水问题等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

图片
图片


信息来源:《生态环境执法前沿》杂志

信息来源:房山区生态环境局

编辑:王小原 王晓菊

审核:武宏 武霞 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