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丨房山“十佳德育工作者”风采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图片

为庆祝第40个教师节

房山区教育系统特别表彰了一批

为区域教育事业发展

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方方为大家

陆续展示“三个十佳”的风采

并以此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图片

下面

让我们一睹

“十佳德育工作者”的风采吧

刘雪芹

长阳中学



图片



刘雪芹高度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和对家庭教育的引领,创造性地开展好养成教育、班级文化建设、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探索形成了“三横六纵”阳光德育管理体系,深入开展“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研究”,学校秩序井然有序,学生文明有礼。她精心设计阳光德育课程,特色鲜明,主编《初中生入学手册》《传统文化课程》,突出不同年级主题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抓班主任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措施,尤其是对年轻班主任的培养力度较大,创建了“润心”班主任工作室,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从教三十年,她从未忘记自己的教育初心,用自己的点点付出,默默践行着一名人民教师的事业追求。


杨欢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初中部



图片



杨欢始终以陶行知先生的“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为宗旨,用心做教育。随着良乡四中的并入,学校扩大了招生范围,学生达到430人之多。面对这庞大队伍,杨欢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在打造团结、和谐、进取的教师团队上下功夫,不断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激发青年教师的热情和活力。为落实学校阶梯式德育培养模式,她组织入学系列教育,抓学生的养成教育,用心发现学生的美,为学生搭建学科竞赛、体育比拼、艺术展演等平台,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呈现高光时刻。目前,她所带领的学生积极进取,品学兼优,在市区级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获得集体和个人奖项80余项。


张华

良乡第五中学



图片




张华扎根山区教育18年,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出学生眼中“班主任妈妈”的光辉形象。在“23·7”特大暴雨灾害中,她的一名年仅14岁的学生失去了家园,并且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右臂和骨盆骨折。作为一名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张华竭尽全力呵护孩子心灵,陪伴孩子康复。通过视频直播学校课程,耐心指导孩子学习,同时,担负起在医院里陪伴孩子的任务,辅导功课、擦拭身体、无微不至。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她严谨治学、勤奋求实,和孩子们一同成长进步。所带班级被评为区级先进班集体8次,市级先进班集体2次。本人连续多年被授予区级骨干班主任称号,曾三次荣获房山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侯金勇

南召中学



图片



侯金勇是一位扎根乡村教育33年的教育工作者。他朴实无华,热爱教育事业,“让每一个孩子自信成长,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绽放”正是他对自己教育生涯的追求与坚守。他开展“问题导向,头脑风暴”式德育队伍校本培训,全面提升德育队伍专业素养;致力于理想信念教育、养成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的落地落实,促进孩子茁壮成长;让学校体育、科技、艺术教育异彩纷呈,培养孩子意志品质和特长;精心设计“升旗仪式八大讲堂”“每周新闻播报”,让德育课程彰显出特色。疫情期间,他事无巨细,奔波于疫情防控工作,曾连续28天驻校值守,护佑师生生命健康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刘学松

阎村中心校



图片



刘学松作为房山区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成员,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以专业引领助推新时代少先队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发展。2019年,基于学校实际构建了以启航课程、仪式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为核心的“红领巾课程”内容体系。她善于将一个个“教育内容”融入到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雏鹰预备队课程”让孩子们在思政课启蒙中加深了对少先队组织的热爱和向往;“少先队礼仪风采展示”使孩子们增强了少先队组织荣誉感。作为德育主任,多次协助区教委和区少工委承办市、区级德育和少先队展示活动,在房山区团队干部培训中作专题讲座。


安平生

大安山中心小学



图片



在23年的教育工作中,安平生坚持扎根山区,用心做一名合格教师,用情教好每一个家乡孩子。他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先,把孩子放在正中间的工作思路。结合山区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把寄宿管理提高自理能力、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寄宿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将自己的宿舍搬到了学生宿舍楼,每天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孩子们的生活状态,确保寄宿管理见实效,促进孩子们自理能力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安平生在参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组织的德育科研课题中,于2013至2020年连续获得先进工作者称号。


邱红亮

十渡中心小学



图片



邱红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四有”好教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模范践行者。他的课堂深受孩子们喜爱,这源于他多年来的坚持学习和不断反思,探究。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非常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总是用自己的好习惯影响孩子们。担任教导主任期间,积极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他积极推进学校“小主人责任岗”的落实,学生良好的习惯逐步养成。担任副校长工作以来,他抓管理、促养成,引导学生端正思想和行为;同时,抓班主任管理,让每个班级的班风不断向好,校园良好的氛围逐步形成。从教期间,他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房山区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林超

良乡第三小学



图片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林超带领团队形成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纲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三有”少年为育人目标,在各课程着力培养核心素养落位的四级目标体系。在实施体系中,坚定落实五育融合。首先注重学科内部融合,立足本学科着力培养核心素养;其次是学科内外融合,以“学科知识+”为基本形态,立足学科,开放学科,广泛融合本学科以外的内容;再次基于活动经验的融合,立足学生主体活动经验,旨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后,基于社会需求的融合,以“社会需求+学科知识”的基本形态,立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旨在学习探究社会发展的重大议题。


张雪梅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



图片



张雪梅作为国培指导专家曾深入青海、河北、房山区辖区内送教下乡、交流指导30余次,为推动区内外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她总结出一园三址模式下“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的有效策略。作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带领新任保教干部为促进园所保教质量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她勤于笔耕,撰写论文80余篇,分别获得市、区级奖励。作为副主编,出版2本专业书籍,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同时积极承担市区级观摩课60余次。曾荣获房山区优秀教师(十佳)、教育系统优秀党员、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青年教师、人民满意教师标兵、教育系统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边红

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图片



边红坚持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人民属性,运用党建思维推进思政和德育工作的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强基”工程,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成立房山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共同体建设,推进了全区思政课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带领党校和道法教研室完成10个大思政课基地建设,开创了房山区“大思政课”建设新局面。牵头完成多项市级课题,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第六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荣获2021年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