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 徐庆文:京郊第一个吨粮村的举旗人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75周年

75载

峥嵘岁月

一代又一代革命先辈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奋勇向前

创造了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历史

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时代记忆

图片
图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房山区作为革命老区为新中国成立所作的贡献及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发扬房山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北京房山”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节目,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今天

我们一起来看

京郊第一个吨粮村的举旗人

徐庆文的故事

👇

京郊第一个吨粮村的举旗人——徐庆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京郊第一个吨粮村的举旗人——徐庆文


徐庆文(1922年5月—1984年1月),房山南韩继村人,1938年,刚满16岁的他参加了平西抗日游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复员回乡。徐庆文两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多次得到过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先后被选为第三、第五和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79年至1980年任中共房山县委副书记。

图片

徐庆文在丰收的庄稼地里


在部队期间,他参加过百团大战、平津战役、解放石家庄战役,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先后七次负伤,九次立功,被评为战斗英雄,由战士成长为副营长、营参谋长。在解放石家庄战役中,他负伤住进了医院。在治疗期间,他参观了附近地区的农业合作社,下定决心:“等将来回到家乡,一定要把家乡好好建设建设! ”

图片

徐庆文在丰收的庄稼地里


1954年,徐庆文离开部队回到了南韩继。当时的南韩继,“南沟北港缺水源,东面黑沟西面滩;偏坡溜岗十九沟,十年九旱八不收。”1956年,南韩继、大韩继、支楼三个村成立三村联合社,取名“前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徐庆文被推举为联社主任。1957年,前进社分为三个村社,南韩继社由徐庆文担任党支部书记,也就是从这年起,南韩继头一回甩掉了“缺粮村”的帽子。徐庆文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南韩继艰苦奋斗,注重农业生产,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三次飞跃。1965年,南韩继村被评为“北京郊区发展农业生产先进典型”,成为房山县十二面红旗的第一面。徐庆文带领南韩继人发扬苦干加巧干精神,深打井、修筑灌溉渠、平整土地,并培养农业科技队伍,摸索麦田套种等科学种田技术,1982年南韩继成为粮食亩产过双千斤的“京郊第一个吨粮村”。1983年,南韩继村确立了“立足农业,大力发展企业,带动其它各业”的指导思想,开始了新的发展。

图片

南韩继大队社员打井抗旱、平整土地


1984年1月初,徐庆文在建设水泥厂过程中因公辞世。1月8日,徐庆文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同年6月,《北京日报》发表了题为《学习徐庆文同志,做一名优秀党员》的文章,号召全市党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向徐庆文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