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安全提醒
多一声安全提醒
多一刻平安相随
小编暑假安全提醒
【案例一】7月6日19时28分,河南淮滨某学校六年级学生蔡某某(女,12岁)被打捞上岸,但已无生命体征。 【案例二】据玉林蓝天救援队消息:7月4日,广西玉林某网红户外玩水地,有2名孩子发生溺水......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无论是学校周边水域还是网红户外玩水地,都潜藏着安全风险。 家长和学校需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叮嘱孩子坚决远离无安全保障的自然水域、网红野游点。 外出游玩时,务必让孩子在成人视线范围内活动,不擅自到水边嬉戏、玩水。 若遇他人溺水,牢记 “智慧救援” 原则,立即呼救并寻求专业帮助,切勿盲目下水。生命只有一次,时刻警惕才能筑牢安全防线。 7月10日早上8点左右,贵州遵义道真县一所小学附近的斑马线上,一名8岁女孩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最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驾车途经学校、斑马线等路段,请务必减速慢行、仔细观察,警惕孩子 “鬼探头” 或进入车辆盲区,时刻准备停车让行,莫因抢秒酿险。 家长请反复叮嘱孩子:过马路 “一看二慢三通过”,斑马线前不猛跑、不横穿、不随意折返,远离停靠车辆后方,步步谨慎护平安。 文明驾驶守规则,礼让行人记心间;家校共筑安全线,孩子出行更安心。 福建福州,19岁男孩小辉在打完篮球后,像往常一般拿起一瓶冰饮料一口喝光。 谁曾想,喝完不到5分钟,小辉感觉到胸闷胸痛,休息了一会不见起色,反而越来越严重,被紧急送医抢救。 令人遗憾的是,小辉终因急性心梗抢救无效去世。 夏季高温时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剧烈运动后切勿立即喝大量冰饮、吹空调或洗冷水澡,以免引发血管收缩痉挛、血压升高,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问题。 若需喝冷饮,建议先休息 3 - 5 分钟待心率平稳,或把冰饮静置 1 分钟回温后再小口慢饮。 此外,大清早、夜间温度低时不宜喝冰饮,感冒发烧、腹泻者,心脏病患者,以及怕冷、阳虚体质的孕妇和儿童,也应尽量少喝或不喝冰饮。 如出现不适需立即就医,遇他人无呼吸心跳时可做心肺复苏并拨打120。 14 岁中学生小雨假期在 QQ 上被陌生人以 “线上客服助理,群发一条短信 1 元,熟练后日结 150 元” 为由吸引,用自己和父母手机号群发可疑短信,后意识到可能涉及骗局而停止。 暑期学生找兼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对 “轻松赚钱”“高额回报” 的工作邀约多留个心眼,凡是要求群发不明短信、点击陌生链接,或是索要个人信息、银行账号的,一定是诈骗,坚决不能参与。 若遇到可疑情况,要第一时间和家长、老师商量,切勿独自做决定。 同时,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明白 “天上不会掉馅饼”,通过正规渠道找兼职,避免沦为诈骗分子的帮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信息与财产安全。 【案例一】7月8日,西咸新区分局周陵派出所民警接到辖区居民王先生求助,孩子小王与16岁同学小张结伴离家出走,双方家长四处寻找无果,焦急万分。 接警后,周陵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寻找,经过10多个小时的过细摸排,民警终于找到两个孩子。 原来,小王因父母禁止他假期玩手机游戏产生抵触心理,小张则因考试成绩不佳,被家长多次说教,两人便约定“离家几天让家长反思”。 【案例二】7月8日,虎林市公安局红旗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电话,称其11岁的双胞胎女儿因学习与父母闹矛盾离家出走,几经寻找未果心急如焚,请求帮助。 接警后,民警及时安抚家长情绪,并迅速整理信息,沿着双胞胎姐妹可能经过的路线调取监控视频,全力探寻双胞胎姐妹的踪迹。 经过不懈努力,民警最终在客运站发现双胞胎姐妹。 暑期孩子空闲时间增多,若沟通不当,很容易因学业压力、手机管控等问题产生抵触心理,做出离家出走等危险行为。 为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等极端情况的发生,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妥善处理与孩子间的矛盾与分歧,切记不可操之过急。 如发现孩子情绪波动较大,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当遇到孩子离家出走的情况时,首先要冷静分析孩子可能前往的地点,并及时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以确保孩子的安全。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