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碑刻通志》二、三、五卷出版发行
近日,由房山区委、区政府总体策划,文化学者杨亦武编研、著述的《房山碑刻通志》卷二、卷三、卷五正式出版发行。《房山碑刻通志》共八卷,先期出版了卷一、卷四两卷,至此一至五卷完成出版发行。其余六、七、八三卷已经完成编著,进入出版阶段,预计年内出版发行,从而完成全部八卷出版。
作为房山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的重点文化工程,《房山碑刻通志》被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列入2020、2021年“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清单”。以《房山碑刻通志》一至五卷的出版发行为标志,这项“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取得关键阶段性成果。
历代碑刻,是研究历史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一把钥匙,完整系统的碑刻史料,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是地方人文历史最直接、最确凿、最可信的文献。在碑刻丰富的地区,完整系统的碑刻史料,其历史信息的丰富和准确,远远超越任何其他文献,它可以勾勒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全貌。
房山区作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西南起点,主体元素和基础支撑,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责任重大,《房山碑刻通志》以乡镇列卷,每卷乡镇下列村,村下录碑,涵括房山全境,形成完整的地方碑刻文献体系。这套房山碑刻总集,卷一至三为大石窝镇卷,其中卷三为云居寺碑刻专卷,因云居寺在大石窝镇域,为体现地域文化的完整性,故列入大石窝镇序列;卷四:城关街道、周口店镇;卷五:蒲洼乡、十渡镇、张坊镇、长沟镇。即将出版的卷六:韩村河镇、石楼镇;卷七:史家营乡、大安山乡、霞云岭乡、南窖乡、佛子庄乡、河北镇、燕山办事处、青龙湖镇;卷八:拱辰街道、西潞街道、长阳镇、良乡镇、阎村镇、新镇、窦店镇 、琉璃河镇。
这部通志是解读房山历史文化最确切、最直观、最全面、最系统、最真实、最可靠、最实用的地方文献。此著不仅收录碑刻原文,而且志、录、注、考兼备。在录文过程中,著者认真抄录碑拓原文,校定旧志碑文和历代录文中的讹误,删衍补脱,确保碑文原真无失,力图使本志成为最为可靠之碑刻文献。著者在碑文考释中下足了功夫,通过碑文的解读,厘清历史的来龙去脉。因而,此志不仅是一部碑刻志,更是一部以碑刻为视角的地方志。一志在手,即可全面了解房山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之方方面面。既为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文化支撑,又为“西山永定河文化”研究、北京史研究奠定了碑刻文献基础。
杨亦武 文化学者,文物专家,北京史研究会理事,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理事。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文物考古与鉴定专业。四十年来致力于辽金史研究、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西南佛教文化研究,深耕房山地方文化。著有《房山碑刻通志》八卷、《大房山金陵考》《房山历史文物研究》,参与“北京名寺系列丛书”“当代北京史系列丛书”著述,分别著有《云居寺》《上方山兜率寺》《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当代北京周口店史话》。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