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党史六十载

我学习党史,从1958年开始一直到今天,已经60多年。

我接触第一本党史书籍是在1958年春天,一本1956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这是中宣部主办的《学习》杂志社解放后编印的第一本教材。这本书是《红旗》杂志社办公厅主任郑公盾先生带着缪楚黄、向自野、沈玉清等几位资历很深的高级编辑到我村搞社教时送给我的。

那时我上小学六年级,在我们生产队算文化最高的,生产队每晚开会都将我请去做记录。在开会时我认识了郑公盾先生,他主动送给我这本《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同时,还将编写这本书的作者缪楚黄先生介绍给我认识。那时我拿到这本书后还读不懂,但我知道这是记录中国共产党成长史的一本宝贵书籍,我深信自己将来会读懂的。

初中一年级时我开始接触历史,每次老师讲课我都认真听讲。老师从人类的发展史,讲到中国共产党建党后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当时,老师讲的党史比较浅显,我就将老师讲的党史内容与我从《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中学到的内容相结合,使我更加深了对党史的深刻认识。在初中三年里,我每次历史考试成绩都排在同学中的前三名。从此,我对党史更感兴趣,就将这本《中国共产党简要历史》走到哪带到哪。

1963年初,我带着这本书参了军,成为一名铁道兵。在北京铁道兵机关礼堂,我幸运地聆听了铁道兵司令员李寿轩首长给我们讲他参加“秋收起义”的经过;还聆听了罗华生副司令员跟随毛主席,攻打遵义娄山关、四渡赤水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使我深受教育。

从此以后,为了更深刻地学好党史,我用自己的津贴费,在北京各大新华书店购买了《星火燎原》《红旗飘飘》《长征回忆录》《悲壮的历程》等与党史题材有关的书籍。我长时期认真学习党史,受党的思想熏陶,入伍不久我就写了入党申请书。我在部队中不怕苦、不怕累,终于在1966年3月26日加入了党组织,还当上了班长。

在修建成昆铁路时,我利用全班学习时间,给战士们讲党史,讲革命回忆录中能诠释党史的革命故事。在学党史的同时,我还带领大家学习党章。一年里,我所在的班就有3名战士入了党,还有2名战士立了三等功。平时施工,我都带着几名党员战士冲在隧道最危险的掌子面下,打炮眼、装炸药、点炮、扒碴。每月我们都能提前完成党支部交给的施工任务,为此,连队党支部将我班党小组树为全连“模范党小组”。

在修建襄渝铁路时,我已当上了连队指导员。在1970年全军进行野营拉练时,我奉命带领全连130多人从陕西省镇安村场出发,限三天时间全副武装徒步行军走完230里路。我召开全连党员大会,会上我用红军长征时边走边打,每天还坚持行军120里路的故事来激励大家。战士深受鼓舞,那次行军我们起早赶晚,翻越三座大山,只用两天时间就到达了部队驻地,后来受到了铁道兵总部的通报表扬。

1975年在修建青藏铁路时大雪封山,矿山里的煤炭运不出来,连队断煤吃不上饭。我就号召全连干部战士,学习当年红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然用大刀与敌人拚杀的精神。我带着战士到远离藏胞驻地的范围外去捡耗牛粪,我们用牛粪代替煤炭,解决了吃饭问题,没耽误一天施工。

1978年转业时,组织将我分配到废品收购站工作,我二话不说,一切听从党安排。上班后,我跟职工一起拉着板车走街串巷收废品,第二年我就被县评为先进工作者,还出席了县召开的模范军人表彰大会。

1981年组织将我调到县政府任“军转办”主任。在此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请客不到、送礼不要,想方设法妥善安置好军转干部。后来,我写的《靖江县安置转业干部做到了“四满意”》一文,还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显著位置上。那年,靖江县还被江苏省政府评为拥军模范县。

退休后,我仍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读书看报,积极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我按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体虽然退休了,但思想不退休,牢记初心,做一个合格的党员。

为加强对党史的深刻理解,多年来我摸索出一套方法。一是虚心聆听革命老前辈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革命故事。二是认真阅读革命回忆录,使我们对党史印象更加深刻。三是利用到全国各地出差、旅游的时机,抓紧时间到当地去瞻仰革命圣地。

我曾到过上海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广州黄花岗72烈士墓、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遗址等革命圣地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诞生地。上述这些地方,我都留有照片,至今还保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将这些影集和书籍一同留给我的后代,让他们“牢记初心,永不忘本”永远跟党向前进。

作者:肖春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