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窖乡深挖红色资源,构建党史学习教育体系

(一)打造“红色阵地”,构建党史学习“打卡地”

积极筹建包森纪念馆,通过大量搜集的史志资料、实物布展,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包森在南窖积极组建抗日根据地,带领人民参加革命、热血奋战的事迹。加快推进民兵革命斗争纪念馆和乡史馆建设。整合南窖乡红色历史事迹和英杰人物,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为革命英勇就义的民兵英雄。建设花港村红色文化展览馆,还原再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花港村党员群众穿山引水的勇气智慧和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感人场景。建设红色情景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水峪党群诗词公园,制作红色宣传栏,分为“峥嵘岁月”“三老诗苑”“雏凤清声”三个板块,缅怀革命先烈,展示水峪村的英烈表、英雄事迹以及歌颂英雄的诗歌作品。传承红色基因,宣传现代以来涌现的榜样人物“水峪三老”的事迹及当代学生红色诗词作品。建设水峪诗词馆,为红色文化作品的创作、交流、展示提供平台,打造以诗、书、画文化为代表的特色红色文化品牌。集名家智慧设计制作水峪赋壁书1座,由区文联主席史长义、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侯振海、区美术家协会主席王书樵三位先生合作而成,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水峪村的一座文化地标。

(二)弘扬“红色精神”,突出红色文化“主基调”

创作和演绎《烽火南窖》浸没式红色情景剧。以村民、工作人员为主演,以古商街、古建筑、石板墙为舞台,生动演绎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名将包森到南窖开辟革命根据地,带领人民作斗争的革命事迹。绘制花港红色文化墙,利用红南路花港检查站沿线的空白墙,把120余平米的墙体建成了 “红色文化”主题墙,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拍摄制作宣传片《万米大渠的记忆》,深度还原七十年代花港村党支部带领村民战天斗地,人工开山凿洞引水灌溉良田的感人事迹,弘扬花港村人民不怕苦累、敢为人先的革命奉献精神。开展学党史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通过多形式志愿服务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劲头,提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用实际行动落实好党史学习教育。

(三)讲好“红色故事”,开好党史学习“微课堂”

开发红色精品课程。以抗日名将包森、民兵英雄孟林等英杰人物和南窖乡红色历史事迹、“水峪三老”现代榜样人物为主要内容,运用访谈教学、现场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开发红色教育课程,多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记忆,发扬红色文化。截至目前,开展红色宣讲、访谈教学等党史学习教育活动7次,取得扎实成效。开设“党性修养大讲堂”系列讲座,乡党委书记围绕“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党的百年历史和南窖乡红色文化等内容,先后五次为全乡党员代表讲党课,以党史为鉴,激励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职、敢于担当,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和使命。依托“南窖时讯”微信公众号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系列专栏,定期推送党史知识、专题资料及本地区红色历史,在全乡广泛营造互学互鉴、互促互进的浓厚氛围。

编辑:王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