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心奉献大爱 用行动诠释初心

——记霞云岭乡银水村党支部委员、水务局片级管水员陈元峰



陈元锋,是霞云岭乡银水村党支部委员、水务局片级管水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执着坚守,倾注真情;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奉献大爱。陈元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两次捐赠造血干细胞

陈元锋在2013年11月28日留取了血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16年8月16日,陈元锋接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心电话, 被告知经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捐献资料库检索, 其HLA 初配型与一名白血病患者相合, 征求陈元锋本人意愿是否愿意进行骨髓捐献。

陈元锋血型为RH阴性(熊猫血),自身血型就比较罕见。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义不容辞的同意对患者进行骨髓捐献。在完成高分检验后,他与患者十点全部相合。一系列体检合格后,陈元锋于2017年3月10日入住北京海军医院,每天打动员剂,抽血化验做采集准备,2017年3月15日经过4个多小时采集,最终为患者成功移植,他挽救了一个素未谋面的5岁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成为了房山区第5例、北京市第276例、全国第634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陈元锋:“我的血能救孩子一命,这辈子值了!”他还告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替我把祝福送给孩子,让他鼓起勇气战胜病魔,我永远都是他的坚强后盾!

2018年4月初,陈元锋接到红十字会消息,那个孩子病情复发,询问他是否愿意第二次捐献。“救人就要救到底!”他当即就同意了。还做通了家人工作,让他们不要担心。为顺利捐献,他还积极锻炼,力争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2018年5月3日,陈元锋入住空军总医院。5月7日,完成了第二次骨髓采集手术。陈元锋真情地说:“希望这次捐献能让孩子战胜病魔,重获健康。”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陈元锋两次捐献骨髓,用自己的鲜血延续和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甘于奉献 服务村民

陈元锋在村里是个家家认可的“能人”。他精通修理,也会电气焊手艺,谁家的电视、空调、冰箱出了毛病,谁家的农具需要修理,他有求必应、无偿服务。

由于山区的特殊地势,有些村民家没有水井,也没有铺设用水管线,吃水困难,陈元锋每天下午都开着水车挨户送水,还坚持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打水送水。韩政荣兄弟俩是孤寡老人,2016年入冬,二人相继生病,行动不便,陈元锋就赶到他们家里,一桶一桶的把屋内的水缸灌满。走时还说:“您放心,不用等水用完,我就来了”。

陈元锋的言行、品格,在家庭中树起了一面旗帜,影响了他的妻子女儿。妻子胡国红也是乡亲们经常夸赞的贤内助,村里人有个大事小情,她总是跑前跑后,帮忙张罗,不辞辛苦。某年秋天,在哈尔滨上大学的女儿发来一张《献血光荣证》的照片。原来,她和同学逛街时,看到了无偿献血车,便和同学相互鼓励,参加了献血。陈元锋立即夸赞:“闺女,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