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快!房山这个社区用“小卡片”彰显“未诉先办”大能量!
近日,家住房山区太平庄东里社区的张阿姨正准备做晚饭,忽然发现家里的水管跑水了,水“哗哗”地流出来,急得张阿姨团团转。正没法子的时候,她忽然想起社区之前发了“服务卡”,上面有居委会的联系方式,就拿起手机打给了过去求助。
得知情况后,物业马上上门检修。原来是自来水管老化,出现了沙眼,不到半个小时,水管就修好了,张阿姨舒了口气。
△太平庄东里社区一居民展示其拿到的社区服务卡
遇到上面的情况
张阿姨为什么
不打12345求助
而是选择拨打
“服务卡”上的联系电话呢
快和方方一起去看看吧
“找他们更快”是太平庄东里社区居民的普遍共识。今年以来,房山区太平庄东里社区探索“社区服务卡”未诉先办机制,并为每户居民发放社区服务卡。居民在社区生活中遇难题,可直接致电社区接诉即办负责人。
这同致电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相比,减少了派单程序等中间环节,为群众办实事的效率更高了。截至目前,社区已发放1000余张社区服务卡,占社区总户数的一半。
△为满足居民需求,车棚内拆走铁皮柜,装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再降大雨却没一起漏雨保修电话
6月23日,自清晨起北京就下大雨,在太平庄东里社区居委会办公室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正坐在桌旁,不停翻看手机里多个接诉即办微信群、业主群消息,生怕漏掉居民发来的每一条漏雨信息。直至上午11时许,各个群均未接到漏雨报修信息。“没有一个漏雨报修,看来前两轮集中维修房顶见效了。”工作人员长舒一口气。
太平庄东里社区共分通尚苑、蓝爵公馆等4个居住小区。其中,通尚苑小区于2001年入住,是一个老旧小区,也是入住居民最多的小区。


▲修复楼顶漏雨点
“就拿通尚苑来说,入住20年,设施陈旧。去年夏季,社区接诉即办中心光接该小区的漏雨报修就40余单。”工作人员告诉方方。今年3月,一场降雨导致6户居民家中出现漏雨、房屋渗水等问题。居民通过社区服务卡上的电话反映报修信息后,太平庄东里社区居委会立即联系物业入户查看,维修人员爬上住宅楼顶,仔细查找漏雨点位。雨一停,维修人员便为楼顶重新铺设防水。前后仅用了半个月时间,6户漏雨房顶全部修好。
“现在我们不用再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问题了,有了这张社区服务卡,问题能直接反映给接诉即办负责人,解决起来更直接、更快。”居民李女士留言称。
社区服务卡成了亲情卡
为无缝对接居民呼声,自今年初开始,太平庄东里社区开始向居民发放社区服务卡。这张社区服务卡是一张名片样式,在一排“太平庄东里社区服务卡”红色字体下面,一面印着该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的姓名、职务、手机号及其个人微信二维码,另一面则印着社区副主任的姓名、职务、手机号及微信二维码。


居民拿到这张卡,一旦遇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找到接诉即办负责人,“这张卡将幕后接诉即办负责人直接推至台前,和居民面对面,减少了中间派单环节,也更利于居民监督。假如问题较为复杂重大,社区层面难以解决,便会向上反映至街道办,由街道办启动‘吹哨报到’机制,联系相关部门进行解决”。
“未诉先办”多渠道倾听居民声音
为了让广大居民了解自己的家园,为社区治理集思广益,太平庄东里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利用党员活动会、居民代表会听听居民的诉求和意见。有居民说绿地缺失,不美观,居委会立即补植绿地;有居民说停车难,居委会立即上门入户征求居民意见,提出解决方案,对于居民提出的好的意见,居委会立即采取。


▲补植绿地
同时,太平庄东里社区还经常为大家做培训,给居民讲解《民法》《物权法》《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等相关知识,让大家了解哪些是物业的职责,哪些是业主的权利和义务。通过讲解,居民都说,“不学还真不懂,社区里的事不光是居委会和物业的事,我们也要积极参与”。
▲为居民讲解物业管理办法
太平庄东里社区居委会
把解决群众诉求
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
和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
这是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只要始终将居民利益放在首位
就能不断创新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
让大事小事不出社区
就地解决,就能收获居民的肯定
本期编辑:杜菲菲 韩兆乐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信息来源:西潞街道
审审核核:武宏 巴金鹏 刘卫峰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