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速行动,房山区保障防汛工作“有能有效”
为做好此次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房山区各相关单位周密部署,迅速行动,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线。
区城市管理委各单位立即启动相应值守、备勤,落实防汛设备物资和抢险队伍部署。加强水、电、气、热、通信、长输油气管线等城市生命线巡查巡检,持续关注219条道路的易积水点位情况。重点做好防汛设施及重点部位外围电网供电保障工作。加强环卫设施巡查看护,开展环卫设施、50余处易积水点位、30余个低洼地带公厕检查,雨后组织力量集中清理路段积水并及时疏通雨水井加速排水,确保道路干净整洁。主动防范,科学避险,加强巡查检查,遇户外广告设施、牌匾标识、路灯照明突发事故及时处置。
为有效应对降雨可能带来的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转,区水务局提前部署、积极行动,全力做好降雨应对工作。区水务局各业务科室、基层单位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加强雨情监测和分析研判。通过与气象部门的紧密合作,提前掌握降雨趋势和强度,为科学应对提供了有力依据。
燕山城市管理和交通委多措并举,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根据气象台预警,立即要求辖区着重排查低洼路段、雨水井、配电箱等风险点位。同时对雨篦子、排水口、排水井等排水系统进行清理,确保排水设施畅通。降雨期间,安排专人对重点积水点位进行严密的防汛备勤和到岗检查,要求加强巡视,及时处理路面积水。同时排查公园园区树木受损情况,安排专业人员立即对倒伏树木进行清理,消除安全隐患。在重点点位或易积水路段设置“道路积水,车辆绕行”的警示牌,提示车辆及行人绕行,并设有专人指挥交通等有效措施,全力确保地区居民出行安全。
城关街道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对辖区内电气设施、危房危墙、路面井盖、施工工地等风险领域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大石河、丁家洼河等6条河道及大石河沿线丁家洼、羊头岗等村增派值守人员,24小时进行巡逻排查、群众劝离、水位监测等工作,发现水势快速上涨、排水受阻等情况及时上报,做到提前预判,第一时间疏散转移群众。各村、社区持续对低洼院落、高空悬挂、地下停车库等展开排查检查,对雨篦子、井盖等进行逐一检查,及时清掏树枝杂物,消除安全隐患,落实好各项防汛措施。
周口店镇周密部署,迅速行动,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全力以赴筑牢防汛安全线。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和地质灾害风险变化情况,按照预报预警信息,通过广播、微信群、电话、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至全域、全员。加强巡查检查,发现险情立即报告并优先处置。重要风险点位设置提示牌,安排专人值守,避免发生突发事件。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岗在位调度处置汛情,保持通讯畅通,严格信息报告制度(降雨后两小时一报),遇突发情况立即报告并优先处置。
石楼镇调度全镇力量,全力做好防范和应对工作。强化隐患排查,抓牢“关键点”。各包村干部、各村(社区)分指挥部立即开展工作,对易积水点、排涝站、河道等重点部位进行布控,加强巡查,消除隐患,以便及时处置防汛突发事件。强化值班值守,抓严“根本点”。全镇上下严格按照汛期值班值守制度,迅速进入临战状态,及时转发上级预警信息,做到不漏岗、不缺岗,密切关注气象信息和天气变化,及时掌握汛情,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发生险情,第一时间高效应对处理。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防汛自救的宣传引导。
史家营乡全力应对本轮强降雨天气。强化值守,加强备勤。115名包村干部下沉一线,协助和指导各村做好强降雨应对工作。乡村两级干部24小时值班值守,按照包片包户要求严阵以待,340余人的应急抢险队伍做好备勤。对地灾隐患点、泥石流易发区、河道沟道等强化检查力度,全力做好险户转移工作。景区和民宿等旅游接待设施及时关闭,8个在施工地全部停工。做好防汛物资应急储备,编织袋、救生衣、无纺布、铁锨等物资充足,抢险和运输车辆、卫星电话、防汛电台等应急设备配置齐全,确保有备无患。

大安山乡打好防汛“组合拳”,筑牢防汛“安全堤”。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包村(社区)组、两委干部在岗在位。乡、村两级值班电话、卫星电话保持畅通、电量充足、24小时有专人值守。加强排查,及时消除隐患。对管道堵塞、淤积现象及时开展清淤疏通,切实保障排水畅通无阻。发动“红色天使遍山乡”志愿服务队做好集中安置群众后勤保障,配备老年人基础病常用药,防蚊防虫药物常备,定时消防疫,落实24小时全程服务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实强化预警提示,“大安山之窗”公众号高频次转发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预警信息宣传到户、到施工工地。做好周末回乡人员劝返工作,呼吁提前主动转移至山下安全住所。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