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 美睫变“闹心”? 删差评才退费?区市场监管局耐心调解化纠纷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当“睫毛弯弯”遇上“眼睛发炎”,当“删评退费”碰上“法律小课堂”,这场美睫纠纷,房山区市场监管局如何调解?速来围观!

美睫“翻车”:浓密睫毛换来细菌性炎症

李女士在嫁接睫毛后,眼部出现严重不适,经医院诊断为细菌性睫毛炎,她找到商家要求退费并赔偿医药费,但商家不同意,于是李女士向房山区市场监管局城关所投诉,希望帮助其解决纠纷。

美睫调解3.jpg

城关所遵循“一次入门,一表通查”的原则,对美睫店进行了全面“体检”,发现美睫服务操作过程符合卫生规范,但使用的胶水标签信息不全,执法人员现场依法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要求美睫店立即停止使用此胶水,并持续跟进后续整改情况。

美睫调解1.jpg

调解现场剑拔弩张,“删差评”成矛盾导火索

微信图片_20250509101926.jpg

城关所在了解了争议焦点后,组织双方展开调解。调解中,双方情绪激动,李女士认定是商家导致自己眼部发炎,美睫店则认为操作流程没问题。就在气氛愈发紧张时,商家突然抛出一句:“你把网上的差评删了,我就给你退费!”这句话瞬间激怒了李女士。

图片

普法止戈,情理交融化纠纷

见此情形,执法人员立即化身“调解员”和“普法员”,严肃告知商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有监督评价的权利,如果用退费要挟删评,则违反了该法第四条‘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在清晰的法律条文面前,商家渐渐冷静下来。执法人员又耐心地从情理角度劝导:“做生意靠的是口碑,与其纠结差评,不如好好提升服务,主动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赢得顾客信任。”

图片

经过一番释法说理,美睫店负责人认识到自己使用标识不全商品的严重性和违反的法规,表示同意退费并赔偿李女士医药费,承诺加强门店管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服务。李女士收到退费后激动地说:“原本都和店里吵起来了,没想到房山区市场监管局这么高效,通过调解既挽回了经济损失,也规范了商家经营行为,真是太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