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东坟村道德评议会,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共绘文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城关街道东坟村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文明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目标,把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积极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乡村氛围。
强化阵地建设,弘扬移风易俗时代新风
东坟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指导道德评议会定期围绕文明祭扫、文明过节、破除陈规、邻里和谐等移风易俗工作及好人好事、模范榜样推举等议题组织座谈会,向村民宣传移风易俗的理念知识及近期工作安排,畅谈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村容村貌的新变化、好变化。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村民“评”身边好人好事,“议”村里不文明现象,充分激发广大村民主动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推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过去,一些祭扫方面的陋习一直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现在想想真是不对!”“以前家里办事都喜欢大操大办,说白了就是相互攀比,最后不仅造成了铺张浪费,更影响了邻里和谐。”在最近的一场评议座谈会上,大家针对不文明祭扫、厚葬薄养等陋习开展了深入讨论,通过村民们自己“评”典型,“议”反面,潜移默化中让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的理念成为共识,推动村民自觉摒弃旧风、拥抱新风。
同时,东坟村道德评议会还将既有工作与乡村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内容深度融合,结合会议议题,先后开展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行动、“让门前净起来,让村道净起来”活动、“邻里守望”志愿活动等,借助道德评议的力量,共同营造温馨和谐、文明有序的乡村生活环境。
突出疏堵结合,抓实移风易俗重点领域
如今,东坟村道德评议会已成为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力量,村民的心态也逐步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的转变。取得这样的成果,离不开东坟村的“疏堵结合”机制。东坟村道德评议会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完善,村“两委”干部、党员、退休干部、村民代表等成立道德评议会监督小组,对相关行为和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化解,进一步推动文明新风建设落实落地。
在加强专项治理的同时,东坟村还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以道德评议会为抓手,广泛开展先进典型、文明家庭评比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教育群众,带动全体村民见贤思齐,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新风正气广传播”的生动局面,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
东坟村采取“线上多维度、线下广覆盖”相结合的方式,面向村民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引导工作。线上,充分利用微信群、广播喇叭等播发《殡葬管理条例》《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线下,持续有序依托道德评议会定期召开座谈会,以面对面座谈的形式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常打招呼、常敲警钟,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从而影响广大村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同时,东坟村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基础上,持续建设东坟村文体广场、百姓大舞台、文化广场等,结合清明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节点,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引导村民抵制铺张、文明祭扫、厚养薄葬,进一步推动文明新风在东坟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东坟村道德评议会以宣传教育、挖掘先进、监督引导的方式,让村民们在“看、听、评、议”中树立文明新理念,达到了“评议一次、影响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接下来,东坟村将持续以道德评议会为媒,发掘、宣传群众中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用真实的好人好事激励村民、引导村民,多措并举推动除陋习、倡新风,共绘文明乡村幸福画卷。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