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房山第一书记们的“振兴答卷”

2024年1月,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房山区精准选派137名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任职以来,他们抓班子带队伍、强治理促和谐、办实事惠民生,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特别是,依托房山区第一书记“争先锋 促振兴”“一五八”服务体系,横向牵手、向上对接、向下延伸,切实打破了“1名第一书记只服务1个村”的传统模式。为弘扬先进典型,全面展示房山区第七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担当精神、时代风采

吕永清

长阳镇公议庄村第一书记

吕永清,北京市地震局派驻长阳镇公议庄村第一书记。

他基于村内地处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突出、基层治理难题多的现状,联合村“两委”干部入户走访400余次,摸清群众迫切需求50余项。针对村民集中反映的“村内活动场所匮乏”“窦公路(村内段)道路破损、雨季积水”等问题,多方筹措资金65万元,建设4100余平方米党群活动广场,完成村路面硬化35000平方米,改造地下管网1500余米,增装太阳能路灯300余盏,推动900余米窦公路(村内段)竣工通车,有效提升了村民获得感。

他聚焦非遗文化传承等“软实力”提升,坚持传承保护村内“公议庄五虎少林会”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同“少林会”传承人开展研究商讨10余次,积极组织会内60余名骨干恢复训练,让中断5年的活动成功复会演出。牵头组织完成54项非遗技艺整理工作,并成功申请到非遗保护经费。

刘晓蒙

周口店镇周口店村第一书记

刘晓蒙,房山区交通局派驻周口店镇周口店村第一书记。

她坚持抓班子带队伍,牵头建立“双周联席会+月度集体学”工作机制,累计开展20余次联席会、10余次集体学习,进一步提升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依托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等平台,先后与房山第一医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多家单位开展党建共建活动13次。积极协调派出单位捐赠帮扶资金10万元用于党建阵地建设。创新打造周口店村“家风好邻居”品牌,组织开展“儿童节徽章制作”“中秋节编织”等系列活动20余次,覆盖群众500余人次。

她积极办好群众“三心事”,针对村民反映较多的“腾退补偿安置项目一直未能落实”问题,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推动落实村民补偿款,安置房建设项目已于2024年6月底完成政府采购批复工作;为解决村民摩托车驾驶证“考试难”“报名远”等问题,协调区内驾校到村举办专场报名咨询会,惠及村民50余人次。她积极助力村内产业发展,协助做好周口店生态园宣传推介等工作,累计接待中小学生8900余人次、幼儿园亲子1300余组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

李运涛

窦店镇普安屯村第一书记

李运涛,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派驻窦店镇普安屯村第一书记。

他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积极协调派出单位出资4万元用于党群服务中心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大力推动村党支部与中关村房山园管委会区科委建立共建帮扶关系,并建立《普安屯村就业需求台账》,积极为村民解决就业问题。他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针对“23·7”极端强降雨灾害后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组织清理建筑垃圾150车,拆除私建乱建200余平方米,加固护坡400余米,清理浮萍10余吨,助力乡村焕发新颜。 

他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依托第一书记“一五八”乡村振兴服务体系,先后参加“坡峰岭红叶节”、“12·5”国际志愿者日暨微笑北京·房山好邻居等活动20余次,累计销售村内特色产品400余份,销售额达3万余元。协调引进优质农科“336”水果玉米种子20斤,帮助村民销售鲜玉米300余斤,助力特色种植产业发展。

冯立华

佛子庄乡石板房村第一书记

冯立华,丰台区卢沟桥文化发展中心派驻佛子庄乡石板房村第一书记。

他坚持把抓党建作为到村任职的“第一职责”,积极推动派出单位与村党组织建立共建关系,先后以“参观红色展览”“赴外区调研优质项目”等为主题开展党建共建活动8次。他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内搭建了无线电应急通讯系统,架设基地台1部、对讲机7部、户外电源1台,有效提升了村内应急通讯保障能力。

他积极探索“咖啡经济+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盘活村内闲置院落,创新打造“石房草堂”咖啡小院,积极争取资金,装修小院、购置咖啡设备等,推出“咖啡研磨体验”等消费服务,吸引游客来村旅游,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刘维

十渡镇栗园厂村第一书记

刘维,丰台城市更新集团丰正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派驻十渡镇栗园厂村第一书记。

他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次,协助村“两委”干部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发展对象1名。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开展“医疗专家乡村行 爱心义诊送健康”“九九重阳节 温暖老人心”等各类惠民活动7次,有效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他积极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协调派出单位工会订购村内特色农产品1000余件,并通过多方平台宣传推广,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余元。创新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领村“两委”干部学习电商直播知识3次,积极参加“北京消博会”等展销活动10余次,村集体纯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10%。他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协助镇党委组织开展全镇 “两委” 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电商知识专题培训,有效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