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90后讲清廉”优秀作品展——清廉漫谈
日前,区纪委监委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90后”青年干部结合纪检监察工作实践,从党史中的清廉、我心中的清廉、身边的清廉故事、我参与的廉洁建设工作等不同角度,畅谈对清廉的认识和体会,从这期开始,本版将陆续对此次活动中获奖的优秀作品进行刊载。
清廉漫谈
党风政风监督室 陶磊
《咏廉自警》
深山空无欲,伏丘满多虞;
疾风濯持守,寒霜傲洁矩。
90后一代人是在传统和新潮交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西方思想和传统思想在我们的世界观改造中前后交替的开凿着我们。所以,对于精神世界的依托、对于人生信仰的终极追求,成为我们青春时代的主线。自我的主观认知、家庭的熏陶影响、英雄偶像的崇拜、社会浪潮的冲刷都使得这条主线看上去总是弯弯曲曲,但是从几十年的区间来看,似乎又很笔直。因此,对于清廉的认知,我们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的认同,而是一种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这样螺旋发展的过程性塑造。
从纪检监察职业角度来看,清廉对于纪检监察干部,其本身具有两层内涵,一是职业道德,二是信仰初心。双重身份必然有更高要求。在监督他人的同时,首先要自己对清廉有正确全面的理解,如果自身对于清廉的认识都是混乱的、片面的,对其产生原因、社会价值、政治考量、经济意义都没有清晰地认知,必然导致在监督执纪问责的过程中容易形成工作偏差,甚至违纪违法,这是一个底线层面的考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个别同志把清廉当做一种精神洁癖,并代入到具体的实际业务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客观现实,搞一刀切,甚至以经验主义看待我们的党员干部,认为除自身外的所有人,在清廉上都是存疑的,这显然是缺乏实事求是精神和辩证认识的。对于清廉,摇摆不定要不得,精神洁癖也要不得,拿来主义更要不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发言权只能来自调查研究,来自党规党纪,法律法规,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我认为”。在党内开展政治工作,我们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分得清是非,求得了共识,才能达到思想和认识统一的目的,进而推动工作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的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清廉建设也永远在路上,理论上清醒才能政治上坚定。只有不断磨砺自我,不断提升自我,才能达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才能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