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红色阵地 凝聚党心民心

燕山党群服务中心始建于2013年,于2018年完成升级改造,活动区域为六区三室共5层,建筑面积约为3300平方米,设有30间主题活动室,是一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集教育培训、党课研发、党群活动、志愿服务、宣传展示、组织力提升和品牌培育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阵地。目前,已成为党员群众的“充电站”、青少年的“乐学堂”、老年人的“馨港湾”、新就业群体的“暖心站”、党建品牌的“孵化间”。

据了解,燕山工委、办事处着力在党群服务中心的主题特征上做文章,讲好党史人文故事,注重活动的创新性和功能性,有颜、有用、有趣地架起党群之间的“连心桥”,同时在党建创新上出实效,形成品牌孵化和组织力提升“双轮驱动”模式,更好地做大党建“朋友圈”、做强红色“能量场”。

红色课堂让党性教育更入心

“我们看到全息屏上100位楷模人物正在向上升起,戴上耳机仿佛能跟革命先辈进行隔空对话,这种打破时空限制、自由切换内容的交互式学习体验,真的很棒!”几名党员正在“楷模厅”体验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

中心突破传统单一的党员教育形式,积极探索“体验感教育+情景式学习”新模式,让理论学习具有了可触可感的温度、鲜度和色彩。参观者可在“先锋厅”感受身边榜样的激励,在“党员之家”唱红歌、观红影、诵红色诗篇、体验红色茶艺课……最后在“铭誓厅”,重温入党誓词、写下心语、领取理想信念主题教育证书,让这场追寻初心使命的红色旅程画下圆满句号。

目前,中心已开设22门教学课程,研发近30门理论宣讲课程,通过持续打造精品优质课程,用党言党语讲好“大思政课”,吸引了越来越多党员、群众主动前来接受党性教育熏陶,汇聚红色能量强磁场。

为民服务让基层治理更暖心

“遇到任何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想到程林,她最常说的就是‘这事儿我来办’。”向阳街道居民李师傅在参加程林工作室揭牌仪式上谈道。

向阳街道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接诉即办先进个人获得者程林用“真情”赢得民心、事事“亲自”跑现场温暖民心、解决诉求“快速”办凝聚民心,凭着这股子“一团火”的热情,她把连接千家万户的“接诉即办”做到了百姓心坎上,让“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成为百姓心目中的“亲闺女”。

自程林工作室入驻中心,这里已成为党建情怀学习与培育的交流空间、成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研究基地、成为深入一线解决群众诉求的共享平台。“我们发挥工作室在基层治理中的‘前哨’作用,破解诸多民生难题,目前已形成老旧小区改造、修缮基础设施、拆违腾退等60余个基层治理成功案例。”程林分享道。通过程林工作室形成“一个带动一片”的辐射效应,将其打造成可借鉴、可推广的基层治理品牌,让地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中心同时设有流动党员关爱站、街道活动室、音乐室、书画室、茶艺室等各类主题活动室,为地区各群体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不断扩大党建“朋友圈”,真正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创新驱动让党建引领更有力

党群服务中心先后挂牌成立燕山党建品牌培育发展中心和区域党建组织力提升孵化基地,通过将工作重心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党建品牌化和组织力提升双管齐下,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创新实践。

通过党建品牌培育发展中心的孵化涵养,“惜时励志”青年晨讲党建品牌不断迭代化发展,获评北京市“学习型党组织示范品牌”,并成功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在党建品牌展示厅,陈列着历年的优秀党建创新项目,这些项目初期将作为种子入驻中心,经过中期涵养,最终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熟党建品牌。在组织力评估室,可以为地区各支部把脉诊断,促进党支部强体系、强活动、强队伍。

在推动品牌化创新上,中心成立了党建研究部、教育培训部和党建服务部,面向地区各级党组织开展品牌创建方面专业服务,结合各领域、各行业特点确定培育模式、形成特色培育法,充分发挥出党建品牌引领党组织建设、助力基层治理的作用。在组织力提升过程中,中心引入组织行为学理念和方法,对每个支部逐一评量,逐一画像,逐一制定提升方案,在全周期内对地区330余个党支部组织力提升实现全覆盖,确保所有支部基本动作规范、特色亮点频出,队伍的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显著增强。

下一步,燕山工委、办事处将把燕山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既有“温度”、更有“热度”的红色阵地,深耕党群干群基础,解锁基层治理密码,以便利的服务、多元的活动,“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切实将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王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