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房山区教育系统四家单位荣获市级“五好”基层关工委称号
2024年,房山区教育系统持续开展“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关工委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助力全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良乡第三小学关工委等4个基层关工委荣获2024年北京市“五好”基层关工委称号。
👇
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关工委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依托“立达先锋 精准服务”品牌,创新构建“五老+六大工程”育人体系。聚合退休教师及全国专家40人,实施红色、科技、艺术等“六大工程”,两年开展131次活动,老同志深度参与国防教育、航模指导、家长沙龙等特色项目。打造“三jìn服务”品牌(贴近、走进、竭尽),形成三大亮点:全国自我教育基地承办国家级论坛,闭环式校家社咨询室精准帮扶特需生,家长沙龙开展30余次,惠及千余家庭。制定专项学习、经费制度,投入10万元保障“五老”工作室运行,助推学生获科技、艺术等市区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学校三次承办国家级展示活动,成为区域教育标杆。
房山区城关小学关工委以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为目标,构建四大特色工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引领,形成“党政主导+五老协同”模式,由书记校长任主任、退休老校长穆福旺任副主任,组建42名退休教师骨干队伍,打造老教师工作坊、读书指导团、社区顾问团及课外辅导员四大阵地,年均开展活动百余次;二是擦亮科技教育品牌,通过引进机器人、无人机项目,联合陨石馆建立科普实践基地,助力学校连续三届获评“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校”;三是深耕文化传承,退休教师王春霞打造全国艺术传承特色剪纸社团,指导学生创作二十四节气等主题作品,张晓风等“五老”助力青年教师获市级优秀课;四是完善长效机制,建立经费保障、定期表彰制度,依托八大月节活动和“清明祭英烈”“雷锋月”等主题教育,年均惠及学生千余人,形成常态化育人格局,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房山区青龙湖中心小学关工委以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为目标,创新构建“退休+在职”双线联动机制,由党支部书记牵头,退休专家主持日常,形成多部门协同工作格局。整合“五老”智库资源,聘请文史专家、退休校长等组建专家团,深度参与制定党建引领、课程优化等“五大工程”,并指导青年教师教研活动30余次,助力科研课题立项及课程方案优化。以传统文化和红色教育为抓手,开展“三百工程”“国学经典诵读”等品牌活动,组织红色党课、劳动实践等思政教育,累计开展活动137人次,指导学生获市区奖项50余项。通过将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考核、建立学习制度等长效保障机制,推动“月月有活动、年年有重点”,有效提升“龙湖少年”综合素质,擦亮育人品牌。
房山区城关第二小学关工委以“春熙党建-赋彩前行”品牌为引领,创新打造“五大行动”育人体系。聚焦五育并举,发挥“五老”优势,成立“春熙提亮、塑心、赋彩、增能、升温”特色项目:退休专家指导红色主题“石头画”创作,作品登上红领巾广播和央视报道;春芽朗诵团获北京市艺术节金奖等多项荣誉,登上市级舞台近百场;退休特级教师团队赋能教师成长,助力思维课堂改革;家校协同开展阅读嘉年华,百名“五老”参与志愿服务。健全《关工委工作机制》《经费制度》等保障体系,设立“五老”工作室,形成“党政主导、多元联动”模式,推动学生获艺术、科技等市级奖项超500项,擦亮“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校”品牌。
这4个基层关工委在日常工作中,始终秉持关爱青少年成长的初心,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在思想引领、道德培育、权益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截止到2028年底,房山区关工委将通过两个周期的建设行动,实现全区教育系统“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比例达到80%以上。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