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防控一线“最可爱的我们”
致敬防控一线“最可爱的我们”
孙永磊
同灾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房山是革命老区,是平西重要的抗日根据地,“红色马安”和老帽山六壮士等革命传奇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们始终脚踏实地、善作善成。特别是面对四月底这轮新冠疫情,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凝聚涓滴之力、守护家园无恙。
在疫情大考中锤炼“党性”初心。哪里最紧急,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疫情突发,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全面动员起来,坚持上下贯通、条块联动,主动奔赴抗“疫”战场,推动防控力量和重心向基层下沉,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积极协助镇村做好人员摸排、卡口值守和核酸检测工作,在防控一线彰显责任与担当。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他们或是父母的孩子、或是孩子的父母,只因别人需要而毅然奔赴前线。口罩的勒痕、开裂的双手、坐着的睡姿、湿透的防护服……这些定格在抗“疫”前线的画面催人泪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在镇村卡口上践行“支部”使命。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党支部是基层干事创业的“主心骨”,广大党员干部通过“上一线、做贡献”等主题活动、设置“党员先锋岗”等形式,身着“红马甲”“红袖标”,日夜值守在路口卡点,高温下身穿防护服,每天重复成百上千次“双码”查验、体温测量、身份核对、信息登记等工作流程,虽枯燥乏味但没有丝毫怨言。一面党旗、一顶帐篷、一张摆放着笔和登记表的木桌,还有身穿“红马甲”“红袖标”“大白”的我们,这些看起来虽有些简易,但在阻断奥密克戎病毒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无疑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 “红色长城”,是这个夏天最亮丽的风景线。
在检测现场里增添“党旗”光辉。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为争分夺秒,齐心协力跑出核酸检测加速度,广大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沉在一线,走在前面,干在实处,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战斗第一线高高飘扬。每轮核酸采集的清晨,各检测点的党员干部们提前搬运核酸采样所需物资,测试身份信息登记系统,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流程顺畅。正式核酸采集时,又全都变身“大白”“小蓝”,忍受高温,始终坚守在检测一线,佩戴党徽,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热情而耐心地维持现场秩序,协助居民群众进行信息登记、扫码,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大白”“小蓝”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大拇指”点赞,为党旗争了光、添了彩。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党员、支部和党旗闪闪发光?因为这里有一群“最可爱的我们”。我坚信,只要始终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传承好、践行好“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红色革命精神,疫情必将早日被战胜!
吾思无涯
防疫需要您的换位思考与主动配合
郑迪飞
“怎么又被封控了,什么时候能出去?”“小区管控,不让出去,出不去多不方便。”“快递怎么还不恢复?你们就这样不负责任吗?”“核酸检测时间不合理,能不能为我们考虑一下。”疫情期间,总有一些类似的抱怨或指责出现在各个社区(村)的微信群,正常生活和工作因为疫情受到了影响,有的居(村)民便在群里抱怨甚至指责,有人更是恶语相加。可您知道吗?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为的就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量保障所有人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请您换位思考,如果您自己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封楼门、封小区、值守卡口、配送物资、组织核酸检测、做好政策解答等等,做了这么多工作,看到的却是他人的抱怨和指责,心情会是如何?市民的不理解是否会让您的工作积极性遭受打击?是不是会让群里其他居(村)民的内心也产生不愉快?想必通过换位思考,您就能理解工作人员的不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表达的本应是感谢,感谢他们为保障千家万户的安全所付出的辛劳和努力!对防疫工作人员的理解和支持,是让他们能继续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定心丸和加油站。
封管控措施的确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暂时的不便,但一时的封管控是为了长久的安康,既是为了社区(村)这个大家,也是为了每一个小家。如果封管控不及时,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我们是否能够接受,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受到病毒侵害?设身处地的思考后,我们的内心都会对防疫工作人员多一些理解。您一时的“嘴上痛快”,无形中伤了工作人员的心,让小区其他居(村)民心中也蒙上了“不痛快”。同时,抱怨也体现出您潜在的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我们恰要克服这样的思想,继续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体现着国家对我们每个人生命安全的负责和保护,每个人对疫情防控措施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则是疫情防控工作“最后一百米”的重要环节,是控制疫情的必要条件,是实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大底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疫情防控工作多一些理解、支持与主动配合,共同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
■邢家坞完全小学 王昕琪/绘
防疫关乎你我他 不能少了老人家
王 萌
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但疫情溢入风险依然存在,面对拥有更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力的新型毒株,接种新冠疫苗仍是“御毒”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手段,特别是老年朋友,越早接种获益越大。
为了自身健康,恳请老年朋友主动尽快接种。疫情防控千万条,关键还是打疫苗。据统计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是感染新冠肺炎后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危人群,年龄越大,风险越高。而接种新冠疫苗可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及死亡率,接种加强针后的保护效力更是超过90%,对有基础病且抵抗力弱的老年朋友来说,接种疫苗的意义更大。
守护家人安全,动员陪同老人积极全程接种。老年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家庭健康”的践行者和守护者。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健康长寿是子女最大的幸福。老人接种疫苗,既保护自身,又守护家人、贡献社会。身为子女,帮助、动员、陪同老人在医师指导下尽快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是最暖心的关怀。
巩固防疫成果,做好特殊老年群体接种服务。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不做旁观者。针对部分独居、空巢或行动不便老人,需要社区、机构、部门共同做好接种服务,通过“移动接种进社区、专车接送管往返、绿色通道保高效”等多种形式优化服务,营造暖心氛围,让困难老人在安全便捷的服务中顺利完成接种。
防疫关乎你我他,不能少了老人家。做好老年人疫苗接种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只有最大限度筑起疫苗防护屏障,才能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群生命健康,更加彻底地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守住来之不易的“寻常生活”。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