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焚!森林防火要防患未“燃”

近年来,徒步探险让众多登山或者户外爱好者跃跃欲试,爬野山这一词就由此而生。但山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野外活动风险较大,缺乏户外运动知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会给自己带来风险。这类行为不仅威胁个人生命安全,还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引发公共资源浪费。

图片

在此提醒您

请您远离野山探险

选择文明、安全的旅行方式

👇

爬野山的危害

图片

生命安全风险极高

地形复杂,事故频发野山通常未经开发,地形陡峭、植被茂密,存在易滑坡、悬崖等危险区域。

通信与救援困难野山多为信号盲区,遇险后难以联络外界。“无人区”因信号微弱、昼夜温差大,一旦被困,救援难度极大,甚至可能错过黄金救援时间。  

生态破坏与环境威胁

非法穿越可能导致植被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受损,甚至引发森林火灾。森林火险高发期,野外用火(如吸烟、野炊)极易引发火情,威胁整片林区安全。  

公共资源消耗

每次野山事故都需要消防、医疗、公安等多部门联合救援,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浪费公共资源。

安全登山提示
选择正规景区

开发成熟的景区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和救援体系,且能保障通信畅通。

行前充分准备

规划路线与天气预判提前了解目的地气候和地形,避免极端天气出行。  

装备与物资储备携带应急口哨、手电筒、急救药品、高热量食物等,穿着鲜艳衣物以便遇险搜救。  

遵守法律法规与景区规定

不进入自然保护区、军事禁区等明令禁止区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虽令人向往,但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不容侥幸。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应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拒绝以冒险之名挑战自然法则。唯有敬畏自然、遵守规则,才能在享受美景的同时守护生命与生态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