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游客 也是森林守护者

春季到来,河边柳丝悄然从鹅黄转青,地表和枝头处处顶出形状各异的嫩芽,当我们走进公园、景区、森林,徜徉在自然之中,时刻要保有森林防火意识,因美好而来,也让美好和宁静在我们转身离去之后依然延续和长存。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危害极大。森林防火,重在预防,进入林区必须严格遵守森林防火规定,严禁一切户外用火,了解森林火灾的诱因和危害,更能让我们提高警惕,增强森林防火的个人责任感。

1.森林防火指南

森林防火“十不要”:不要携带火种进山,不要在林区吸烟、用火把照明,不要在林区内狩猎或放火驱赶动物,不要在山上野炊、烧烤食物,不要在野外烧火取暖,不要炼山、烧荒、烧田埂草、堆烧等,不要在林区内上香、烧纸、燃放烟花爆竹,不要在林区内玩火,不要让老、幼、弱、病、残者参加扑火救援,不要乘车时向外扔烟头。

营林用火“五不烧”:未经批准不烧,未开好防火线不烧,未准备好打火工具不烧,无人看守不烧,风大不烧。

2.森林火灾基本知识

森林火灾的种类

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性质和危害程度,可将森林火灾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大类。

地表火:最常见的一种林火,指火从地表面地被物以及近地面根系幼树、树干下皮层开始燃烧,并沿地表面蔓延的火灾。

树冠火:地表火遇到强风或遇到针叶幼树群、枯立木或低垂树枝,烧至树冠,并沿树冠顺风扩展。

地下火:地下火一般容易发生在干旱季节的针叶林内,火在林内根系、土壤表层有机质及泥炭层燃烧,蔓延速度慢,温度高,持续时间长,破坏力极强,经地下火燃烧后,乔木、灌木的根部被烧坏,大量树木枯倒。

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

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人为火

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

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

自然火

自然火源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产生的热源,主要包括雷击火、火山爆发、陨石降落、滚石火花和混炭自燃等,主要发生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边远原始林区,我国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火灾总数的1%。

森林灭火基本原则

三打:打早、打小、打了。

三早: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三少:人力、物力投放少,森林火灾损失少,直接扑火费用少。

最后再次重申,森林防火重在预防,大家一定要有森林防火意识,春季天气渐暖,我们踏青出游的时候一定不要做出任何带有森林火灾隐患的行为,不携带任何有可能引发火灾的物品,我们每个人既是游客,也是森林的守护者。保护林木安全,文明出游,人人有责。

来源:国家应急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