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法官家门口化解纠纷 助力35户居民办下“房本”

今年1月,房山法院法官何双全下沉到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期间,他现场就地化解社区居民35件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纠纷案件,这些案件都涉及迟到十多年的房屋产权证。居民们从立案到拿到调解书,平均用时不到一周时间。目前,35户居民均已经拿到了牵挂多年的“房本”。7月4日,何双全在下沉社区收到了11名居民代表联名书写的感谢信和锦旗。

据何双全介绍,小区的房屋为某建筑公司组织本单位职工申购的保障性住房。购房人大多是该公司来自四川、贵州、重庆等地的老员工。购买房屋后,因房屋土地历史遗留问题,业主迟迟未能办理产权证。去年年底,建筑公司向小区业主发布集中办理房屋产权证的通知,要求在限定时间内提交房屋认购书、身份证件、收据等办理房产证所需材料。

原本等待多年的一份通知,却成了王大姐的心头病。王大姐的爱人是房屋购房人,几年前爱人因病去世。按照通知的要求,如果购房人去世的,需要先确认房屋的继承人,提交房屋继承的公证书或者法院生效文书才能办理产权证。

通知里要求条件多、时间急,爱人去世时没有遗嘱,女儿又在外地工作,婆婆刚去世,爱人的四个兄弟姐妹都在外地居住生活,其中一个兄弟还说过应该有他的份额……多种问题交织在一起,不懂法律规定、也从没打过官司的王大姐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王大姐向居委会、律师、公证处等多处咨询,都被告知准备手续繁琐、时间周期很长,一时半会儿难以办妥。正当王大姐焦急万分时,居委会工作人员告诉她,社区来了一位下沉抗疫的法官,可能会帮到她。

王大姐立马来到值守岗亭找到了何双全,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情况说了一遍。何双全了解了基本情况后,决定在防疫值守点就地办公,耐心解答了王大姐关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纠纷的法律问题,指导她准备立案所需的诉讼材料和网上立案操作规程。同时,为充分了解案情,何双全积极向居委会、建筑公司、房屋产权登记机关核实房屋属性、确认房屋认购书等原始资料真实性、产权办理流程等。

为快速、高效解决群众难题,熟悉案情的何双全接到指定审理的通知后,依托房山法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房山区司法局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调解机制,在抗疫值守现场进行“云法庭+值守现场”的调解,把纠纷化解在现场。

从王大姐向值守法官何双全寻求帮助到开发商告知资料齐全用时不到2天的消息在小区里不胫而走。和王大姐情况类似的业主都纷纷跑来找何双全。何双全一一指导网上立案后,带着审判团队下沉到了社区,为有需求的当事人家庭成员进行示范调解。针对身在外地不能来现场的人员,何双全指导调解员进行线上调解,组织当事人签署调解笔录后,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并将法律文书一一发送至当事人电子邮箱。最终,35户居民对房屋继承方案达成一致意见。

如今,35户居民都如愿拿到了“房本”。面对居民的感谢,何双全说:“作为基层法官,为民办实事也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更是法院人的价值体现。”

为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房山法院持续创新,深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引导百姓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纠纷解决方式,并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通过预防纠纷、发现纠纷后及时化解、示范性裁判、听取基层组织的意见等方式,共同推进法院的诉源治理以及辖区的社会治理工作。房山法院将不断深化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高效、快速地在群众家门口化解矛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记者肖楠 通讯员阮小英 曾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