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疾控中心专家再谈接种疫苗重要性

8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介绍了我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通过一系列解答重申了接种新冠疫苗的重要性。近期,周边国家疫情快速反弹,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要毫不动摇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生疫情的地区要以高质量核酸检测为抓手发现阳性感染者,以密接次密接管控为重点切断传播链,以流调转运为中心解决好隔离问题,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迅速遏制本土疫情扩散蔓延。未发生疫情的地区要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防控,积极排查风险人员,防范疫情引入导致续发传播,要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是否可以等待将来直接接种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

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展了新疫苗的研发,通过新疫苗的研发,期望疫苗能够发挥阻断感染的作用,另外,提高免疫保护的持久力、减少病毒变异所带来的免疫逃逸的现象。其中,包括奥密克戎变异株在内的疫苗研发也在进展中,未来可能有单苗,也有可能有联苗。但是,疫苗研发,尤其是新的疫苗研发需要时间,另外在研发过程中也有一些不确定性。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效果上,第一个是显著的,第二个是明确的。这种情况下,完成全程接种和打加强针,能有效预防重症和死亡。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非常强,一旦有了疫情出现,对老年人带来的危害,尤其是给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建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要尽快接种疫苗,按照规定的间隔完成加强针的接种。


    新冠疫苗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今年7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全球新冠疫苗免疫战略》,其中,在总结前期新冠疫苗的作用时,提到了两点:一是通过疫苗接种,尤其是普及疫苗接种,可以大大减少死亡、减少重症、减少新冠肺炎所带来的整体的疾病负担;二是通过疫苗接种,尤其是广泛的接种,可以大大减少新冠疫情对于医疗系统所带来的冲击,尽最大可能避免新冠疫情在医疗机构出现的挤兑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新冠疫苗免疫战略》当中提到,对减少死亡有一个1980万的估算数据,这个数据是引用今年6月23日著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的研究结果,这个研究结果是总结了新冠疫苗接种第一个年度(2020年12月8日到2021年12月8日期间),全球因接种新冠疫苗避免了1980万的死亡,涉及评估的有185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苗接种大大改变了大流行的进程,挽救了全球数千万人的生命。


    长期居家极少出门的高龄老人有必要接种疫苗吗?

长期居家、极少出门,不意味着没有感染的风险。我们在家里,老年人要和家人接触,在养老机构要和服务人员接触,尤其奥密克戎变异株目前是流行的优势株,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传播强度大、传播过程隐匿,与之前的一些新冠病毒相比,一旦有了传染源时,发生感染的风险在增大,尤其是老年人。国家一直在倡导老年人接种疫苗。在各方的努力下,目前老年人接种率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有一些高接种率地区,高龄老年人接种率已经超过了90%,但有些地区接种率较低,高龄老年人接种率还不足70%,一旦有新冠病毒的传播或流行,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患重症、乃至发生死亡的风险依然很大。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是一项非常好的措施。第一,关于接种新冠病毒疫苗,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是显著的。第二,接种疫苗这项措施和其他防控新冠的措施相比,是简单易行的。第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特异性免疫力。大量研究显示,如果不接种疫苗,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导致重症、死亡、进入ICU病房的病例还是比较高,因此我们建议没有接种疫苗或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的老年人,只要不是禁忌的范围,不属于缓种的对象,都尽快去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要产生保护作用,实际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接种疫苗能够让老年人产生抵御新冠病毒侵袭的特异性免疫力。


    如何应对流感和新冠肺炎双流行风险?秋冬季到来,公众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什么?

目前,全球仍然处于新冠肺炎大流行,因此在今年秋冬季或冬春季,有可能出现流感和新冠肺炎叠加流行的风险。针对这种风险,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长期监测流感和新冠肺炎活动水平和特征,我国的流感监测在全球都是排在前列的,哨点医院、监测网点、实验室在全球名列前茅,动态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在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要进行排查和分诊,及时识别和诊断流感和新冠;一旦出现疫情,不管是新冠还是流感,当地会根据疫情的风险评估,采用一些必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在对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流感的传播;积极推进流感疫苗接种工作,今年我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比较早,建议各地及时做好流感疫苗接种工作准备。秋冬季到来,公众要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在流感季来临之前要及早进行流感疫苗接种,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和医务工作者。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平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勤洗手、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常通风、少聚集等。


  健康提示 

近一个月来,北京先后经历数起输入性疫情,尤其随着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外防输入是当前防疫重点,容不得半点闪失,内防反弹也不可有任何松懈。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不动摇,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尤其要加强国际航班入境旅客和相关工作人员闭环管理,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落实各项入境防疫措施,规范做好高风险岗位人员和第三方外包人员集中居住、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安全防护,严防破环漏防。要保持社会面防控力度不放松,市民朋友继续坚持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地区旅行或出差,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坚持进入小区(村)、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常态化防控措施。请近期有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进返京人员,接到电话、短信、健康宝弹窗提示风险人员,立即主动向社区、单位、宾馆等报告,配合做好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各项防控措施,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告知相关工作人员,配合相应管控措施。


来源:国家卫健委、市卫健委